錢泳(1759-1844) 原名錢鶴灘,字立群,號台仙,一號梅溪,

清代江蘇金匱(今屬無錫)人。

早年客居畢沅幕僚。工篆、隸,精鐫碑版,

「作印得三橋(文彭)、亦步(吳迥)風格」,終其一生以訪碑、

刻帖、著述為樂,

齊學裘《見聞隨筆》云:

「錢梅溪能詩,工書,縮本唐帖,

至其分書,一味求媚,不求古雅,名雖遠播,終不近古」。

嘉慶二年(1797)二月完成小楷《晝錦堂記》。

晚年時用八分書寫《十三經》,因過度勞累而中輟。

卒年八十六(虛歲)

著有《履園叢話》《履園譚詩》《蘭林集》《梅溪詩鈔》等。

輯有《藝能考》。

 

履園叢話共二十四卷,基本上一門為一卷,

計有舊聞、閱古、考索、水學、景賢、耆舊、臆論、譚詩、碑貼、收藏、

書畫、藝能、科第、祥異、鬼神、精怪、報應、古跡、陵墓、園林、笑柄、

夢幻、雜記等,基本上一卷為一門內容。

叢話九 碑帖

宋刻

古有碑無帖,隋開皇時嘗以王右軍《蘭亭》模於石版,其墨本猶在人間。

唐太宗既得《蘭亭》真跡,命供奉趙模、韓道政、馮承素、諸葛真四人各鉤拓數本,

分賜皇太子、諸王、近臣,而一時能書者如歐、褚諸公皆臨拓相尚。

又《樂毅論》相傳為右軍親手書刻者,其餘皆紙素。

所傳太宗裒集二王墨跡,惟《樂毅論》為石本,當為刻帖之始。

自賀季真手模右軍書十卷為《澄清堂帖》以開其端,

至南唐升元二年,李先主又出秘府所藏右軍真跡,刻為四卷,為《升元帖》,

則刻帖成部者,實南唐始也。

宋太宗削平諸鎮,四方圖籍悉輸內府,江南文物素盛,藏蓄前代遺墨尤多,

至太宗淳化三年壬辰,有詔命翰林侍書學士王著鉤模三代、秦、漢、魏、晉、六朝、唐人諸名跡,

彙刻為《淳化閣帖》,又有《秘閣前帖》,

然大半皆仿書,或唐人雙鉤,隨意集成,未必盡是真跡也。

米元章、黃長睿辨之甚悉。自此之後,法帖盛行。

仁宗慶曆五年乙酉,僧慧超與希白臨模諸帖,刻石長沙,謂之《長沙帖》。

皇祐中,廬陵蕭太傅汝器與其弟汝智相繼宰和州之含山,得劉楚公丞相《被賜閣帖》,

重模載以歸廬陵,謂之《廬陵帖》。

哲宗元祐五年,秘書省鄧洵武、孫諤等請旨,乞以《淳化閣》所未備,

取前代遺墨刻之,至建中靖國元年畢工,歷十二年而成,凡費緡錢一百十五萬,

是為《秘閣帖》十卷。

元祐七年壬申,劉次莊得呂和卿閣本臨模為《戲魚堂帖》,

有釋文十卷,因刻於清江,又名之曰《清江帖》。

是年,又有詔旨以《淳化》、《秘閣》二帖未有之跡入石,為《秘閣續帖》十卷,

實居《長沙》、《廬陵》、《清江》三刻之後。

大觀初,徽宗以《淳化閣帖》漫漶,且王著標題率多舛錯,有詔出內府所藏真跡,

命龍大淵等更定次序,又命丞相蔡京重題,名《大觀帖》,又增入《十七帖》、

《書譜》並他帖總二十卷,因刻石於太清樓下,為《大觀太清樓帖》。

三年己丑,汝州守穀陽王寀又采集晉、唐、五代名人書刻石,

置於郡齋之坐嘯堂,每段皆刻汝州印記,謂之《汝州帖》。

會稽有翻本,黃長睿深譏其謬。又駙馬都尉潘師旦所刻之《絳州帖》,

劉楚公丞相所刻之《潭州帖》,今人謂之《絳帖》、《潭帖》是也。

又黃山谷所刻之《臨江帖》,山谷自有釋文刻於後。

紹興初,有《國子帖》,又《米帖》。紹興十一年辛酉,

郡守張斛集《秘閣》、《潭》、《汝》、《臨江》諸帖,參校而成為《武陵帖》,

又《鼎帖》亦張斛所摹。

紹興十四年甲子六月,九江郡守林師說為鐫薛尚功《鍾鼎疑識帖》,

後郡守譙令憲又別鐫王右軍之《十七帖》,置於庾樓,

淳熙十二年修,內史奉旨,又翻刻《淳化秘閣帖》,謂之前帖。

又集王右軍《樂毅論》不全本,與《黃庭經》起,及唐明皇、歐陽詢、

褚庭誨、孫思邈、狄仁傑、張旭、顏真卿、李陽冰、李德裕、畢諴、

李商隱、李白、胡英、李邕、白居易等書,共為六卷,

每一卷後俱有淳熙十二年三月十九日奉聖旨模勒上石字樣,

謂之《秘閣續帖》。

紹熙、慶元之間,太師平原郡王韓侂胄刻《閱古堂帖》;

開禧二年以罪死,籍沒其家,石入內府,改名《群玉堂帖》,計十卷。

他如吳雲壑之《玉麟堂帖》,岳倦翁之《寶真齋法書》,

秦子明之《黔江帖》,武岡軍重模之《武岡帖》,前後總二十卷。

湖州張氏之《烏鎮帖》,福州所刻之《福清帖》,灃陽所刻之《灃陽帖》,

上蔡所模之《蔡州帖》,彭州所刻之《彭州帖》,山陰陸放翁之《荔枝樓帖》,

新昌石熙明又模漢《熹平石經》殘字以及《黃庭》、《樂毅》、《曹娥像讚》

並歐、虞、褚、顏小楷,謂之《越州石氏本》。

嘉熙、淳祐之間,曾宏父所刻之《鳳墅帖》及《續帖》,

前後共四十冊,置吉州鳳山書院,七年乃成。

云《鳳墅》者,刻於廬陵郡之鳳山別墅,故名也。曾又刻有《畫帖》、

《時賢題詠帖》、宋宣獻之《賜書堂帖》、廬江李氏之《甲秀堂帖》、

曹尚書彥約之《星鳳樓帖》、王曼慶之《百一帖》、曹之格之《寶晉齋帖》、

賈似道之《世彩堂帖》、太平府學之《姑熟帖》。

嘉定間劉元剛集顏魯公諸書為《忠孝堂帖》,又留忠宣與曾無玷三帖。

又宋人集諸家法書刻石為《博古堂帖》,又《英光堂帖》,大半皆以《淳化》、

《大觀》為祖本而遞增遞改者。

亦有采集諸名家法書在諸帖之外者,亦有專刻一家者。

凡此之類,皆謂之宋刻。其中優劣之各殊,椎拓之先後,真偽之混淆無序,

紙墨之濃淡不同,未可同日而語也。

 

明刻

有元八十餘年中,無刻帖者,雖如趙松雪之工書,亦惟究心二王,

於有唐一代除褚中令、李北海外,似無當於意,臨模亦鮮。即虞伯生、

鮮于伯機、鄧善之、柯丹邱、張伯雨輩善於賞鑒,亦未聞刻帖成大部者。

明洪武初,有泉州府知府常性始以《閣帖》祖本重刻之為《泉州帖》。

周憲王為世子時,又以《閣帖》為主,而參之以《秘閣帖》,

又增入宋、元人書,為《東書堂帖》。

晉靖王為世子時,又以《閣帖》、《大觀》、《寶晉》為主,

而益以所藏,刻為《寶賢堂帖》。

肅王又翻刻《淳化閣帖》舊本,謂之《肅府本》。

成化間,長洲文征仲父子刻《停雲館帖》,章簡甫再模之,今謂之章板,校原刻略瘦。

嘉靖中,錫山華東沙刻《真賞齋帖》。章簡甫又刻《墨池堂帖》,歙縣吳用卿刻《餘清齋帖》。

天、崇間,華亭董思翁刻《戲鴻堂帖》;金壇王太史肯堂刻《鬱岡齋帖》;

宜興蔣一先刻《淨雲枝帖》;雲間陳眉公聚集蘇文忠書,刻《晚香堂帖》,

又集米元章書,刻《來儀堂帖》;莆陽宋比玉集臨蔡君謨書,為《古香齋帖》;

漢陽太守孫克宏刻《東皋草堂帖》。崇禎庚辰,陸起龍又刻《片玉堂詞翰》十二冊,皆陸深書。

莫方伯如忠及其子雲卿刻《崇蘭館帖》。雲間顧從義曾翻刻《淳化閣帖》十卷,

上海潘氏亦曾翻刻《淳化閣帖》十卷。明末潘允端又刻《蘭亭松雪十八跋》,後周東山又翻刻之。

又曾見有《國朝名人書》十二卷,皆有明一代之人,不記何人所刻也。

海寧陳氏刻《玉煙堂帖》二十四卷,又《渤海藏真帖》八卷,

又取思翁最得意書為《小玉煙堂帖》四卷,《蓮華經》七卷;

他如《銅龍館帖》、《大來堂帖》、《來仲樓帖》、《鷦鷯館帖》,

以及《汲古堂帖》、《董氏家藏帖》、《寶鼎齋帖》、《清暉閣帖》,

皆思翁一手書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