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13年(1874)清廷決定「開山撫番」的政策,於是撤去人民私入番地的禁令,並由北、中、南三路派兵開鑿,
由台灣西部通往東部,橫貫中央山脈的道路。
中路即起自林圮埔今竹山,而終於花蓮的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程265華里(152公里),
由福建總兵吳光亮以飛虎二營兵力,花一年時間完成。
此路一通對於前山後山的影響極大,並給竹山鹿谷一帶帶來繁榮。
當時在鹿谷鄉鳳凰山麓,吳光亮題「萬年亨衢」四大字於天然巨石上紀念。
蒼勁雄渾,意態磅礡。觀之者,當發思古之幽情,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八通關古道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至花蓮縣玉里鎮之間,為清光緒元年(1875)所開闢的古道,
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四月十七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
清同治十年(1871),有琉球宮古島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的八瑤灣,因誤入牡丹社,為社民所殺。
日本一向覬覦臺灣並以琉球宗主國自居,故於同治十三年(1874),以懲兇為由發兵臺灣。清廷見事態嚴重,
派總理福建船務大臣沈葆禎以欽差身份來臺,督辦臺灣防務事宜。
沈葆禎抵臺後,除一方面從事戰備與對日交涉外,亦同時對原住民展開撫綏工作,防其為日人所利用。
至同年十月,經英公使調停,始定約於北京,日本依約退兵,史稱牡丹社事件。由於牡丹社事件的影響,
清廷始知如果無法切實掌握「生番」地界的管轄權,就無法杜絕外國對臺灣之窺伺。
故牡丹社事件結束之後,沈葆禎即籌劃善後,辦理開山撫番要務,
並以此為經營臺灣的第一要務,積極招徠墾民,開闢後山。
為使前山與後山之間的交通無所阻礙,亦繼續同治十三年末所開闢之北、南二條橫貫東西的通道,
於光緒元年(1875)加開中路。
其中北路先後以臺灣道夏獻綸、提督羅大春督兵十三營,自噶瑪蘭廳的蘇澳開至奇萊,共計二○五里;
南路以海防同知袁聞柝督兵三營,分二路進行,一路自鳳山縣赤山至山後卑南,計一七五里,另一路自射寮至卑南,
計二一四里;中路方面則以總兵吳光亮督兵三營,由林圯埔(今竹山)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計二六五里,
此即為「八通關古道」之前身。
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吳光亮率粵勇兩營駐紮集集(今南投縣集集鎮),辦理開山撫番事宜,
並遣人入山探路,同年底探路人回報後,於光緒元年(1875)開始八通關古道開闢工程,同年冬十一月完工。
由林圯埔(今竹山)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秀姑巒山,再沿拉庫拉庫溪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
沿途橋道、溝壑、木圍、宿站,俱漸興修,分派兵勇配紮各要隘。
古道開通後,墾民往來雖稱便利,但因開山撫番政策時有變更,再加上瘴癘及沿途番社無法全面控制,
以致人跡罕至,年久日趨荒蕪,遂逐漸湮沒於草莽中。
日人治臺後,為行其控制原住民之山地政策,於大正八年(1919),動用山胞與平地保甲的義務勞役,
另闢理番道路,稱為「八通關越嶺道路」,並在沿途要隘設置卅四個駐在所。
清代的八通關古道,因而廢棄不用。
由於清代八通關古道與日治時代所開之八通關越嶺道路,都是經過南投縣信義鄉之東埔、八通關,
橫越中央山脈之大水窟,東下花蓮卓溪鄉,再抵達古道的出口玉里鎮,曾一度引起今人的混淆,
但經近年來的探勘,可知兩條路線在細部上甚少重複,故已能釐清兩者不同之處。
今日所能通行之古道,為經過整修後之「八通關越嶺古道」。
由於八通關古道之興建,沿途遺留多件紀念開山撫番之碑碣,
茲列舉現存者如下:
中路開闢完成後,沈葆禎奏請獎敘,吳光亮得進陞一級,因而親題「萬年亨衢」於大坪頂鳳凰山麓石壁。
「開闢鴻荒」碣位於集集鋪草嶺腳濁水溪畔之巨石,似為吳光亮所題。
「渡臺入番弛禁告示碑」,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其內容為允許內地民人渡臺,准入番境,
不再禁止藤條、竹、鐵之開採販賣,為開山撫番之重要物證及古蹟。
「德遍山陬」碑,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由大坪頂七庄紳民集資建之者,
以頌揚吳光亮之功。
另有「山通大海」碣,原鐫於金銀山前陳有蘭溪畔石壁,已被洪水沖擊而坍落溪底,被沙石埋沒。
而八通關頂之「過化存神」碣則在日治時期已佚失不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