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寺廟楹聯(077) 麥寮 拱範宮
(1) 佛何稱士須知儒道本同源 音亦可觀方信聰明無二用 (2) 耳根清淨乾陀鐘鼓應迦陵 眼界光明震旦雲覆圍舍利 (3) 觀徧四州有誰修真養性 音傳五成盡我苦口婆心 昭和七年壬申夏重修 當住持林連來 敬獻 (4) 拱聳辭凡塵省卻世間煩擾事 範常施甘露酒遍天下痌瘇人 昭和七年庚午秋 海豐 許堂盥手拜撰并書 當住持 林連來獻 (5) 觀盡四部洲沉淪可憫 音聞十方界慈悲為懷 (6) 觀彼西方何處非樂國
寺廟楹聯(076) 土庫 順天宮
(1) 昭和丁丑年荔月 普天廣濟 林莊氏娥敬謝 蓮舫余塘左腕 (2) 道光拾肆年臘月吉置 彰邑二林弟子 洪郁文叩 (供桌) (3) (供桌) 昭和十三年元月答謝 虎尾郡土庫庄 信女仝叩 (4) 咸豐戊亥年荷月穀旦 至哉坤元 閤境眾弟子仝立 (5) (供桌) 昭和歲次丁丑年陽月置 虎尾郡埤腳林 林有福叩謝 (6)
寺廟楹聯(075) 西螺 廣福宮
(1) 昭和戊寅年春立 海國蒙庥 晉江曾遒敬書 正董事詹福壽叩 (2) 廣澤及海儔天高海闊 福神稱顯赫風靜浪恬 (3) 每從海島渡慈航萬里烟波成彼岸 始向人間書玉燕千門弧矣祝西王 (4) 廣鎮螺陽風調雨順 福扶社稷國泰民安 (5) 殿宇輝煌燭燈花開千載感 神功浩蕩民安錫福萬家香 (6) 嘉慶壬申年孟春端月穀旦 恩流澤國 福建延津汀紹道 李華樹立 (7) 大清同治拾叁年歲次甲戌九月重興置 慈雲廣佈
寺廟楹聯(074) 西螺 福興宮
(1) 福蔭十方湄島螺溪蒙翼護 興隆百代棲山鹿海慶安寧 (1) 福祿頻增廟貌巍峨彰聖德 興隆弗替螺陽士庶沐神庥 (2) 道光拾叁年捌月吉旦 好義從風 (上略) 道光丙辰孟冬之月逆賊張丙等諏亂 嘉城本協鎮担率隊伍剿禦招募義勇共同仇爾 西螺保鍾 蔡 李 林及各姓民人聞風雲集 執鎧提鞭隨同主禦爭光 賈勇殊堪嘉尚 (下略) 北路協鎮府 葉□□ 給 (3) 佛祖本慈悲臺現白蓮霑法雨 祖心揚善德嚴修紫竹護祥雲
寺廟楹聯(073) 北港 朝天宮
(1) 與天同功 神昭海表 慈心普濟 慈雲灑潤 (2) 道光丁酉年 海天靈詋 欽命提督福建全省水師等處地方軍務統轄臺澎水陸官兵 二等子爵世襲軍功加五級尋常加一級 王得祿 立 (3) 大正二年三月題 享于克誠 臺灣總督 陸軍大將 正三位勳四等 佐久間左馬太 (4)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冬 人和年豐 蔣經國 (5)
百大家族(041) 基隆 顏家
基隆顏家的祖先顏浩妥,於清乾隆四十年間,從福建安溪縣金田鄉率子渡台 , 初在大肚溪附近 開採石材;但10餘年後遭遇大飢荒,被迫返回福建,並卒於安溪。 嘉慶年間,顏浩妥之子顏玉蘭、顏玉賜再度赴台,在梧棲港一帶過著半農半漁的生活, 之後北上遷居至基隆暖暖,家族也逐漸安定下來。 顏玉蘭的兒子顏斗猛,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在瑞芳鮚魚坑購地開墾,成為顏家發跡之地, 後遷居瑞芳的顏家,目睹當時基隆港的興盛 […]
百大家族(040) 內湖 何士蘭家族
「廬江何氏姓源考略」記載: 1978 年戶口普查資料顯示台灣何氏人口總計144,503人。分布最多之五縣市 順序:第一位是台北市 20,957人﹝士林、內湖佔多數﹞。第二名的則是嘉義縣 16,059人﹝其中民雄最多﹞; 其次是台北縣 ﹝板橋、中和﹞、台中市 ﹝西屯何厝﹞、台中縣 ﹝沙鹿、潭子墘一帶﹞。 其中散居於士林及內湖一帶的何氏人口中 , 何士蘭家族是其中頗具有代表性的 ….. 按 […]
百大家族(039) 新屋 范姜家族
「范姜」這個姓氏,是近兩三百年前才出現的,背後有一段飲水思源的報恩故事。 根據范姜姓族譜紀載 : 范姜殿高的祖父早逝,祖母雷氏無力扶養二子,即文周、文質,於是改嫁姜同英為妻。 因二人均蒙姜同英鞠育成人,范文質長大成人後為感念姜同英的養育之恩,遂將其五子均冠上 范姜複姓,一是感念繼父的恩情;二為表示自己不忘本,為范家的血脈, 至此而後,范姜此一姓氏便成為今日范姜家族之濫觴。 乾隆元年(1736),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