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英(1739-1816)小名耀華,或作夜華,字伯彥,別署一峰亭,又號梅峰、鯨湖英。

原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祖父林登榜自康熙卅二年(1693)攜家帶眷渡臺,創立「元美」號,

經營布匹、砂糖的海運生意,事業蒸蒸日上。林朝英幼年聰明伶俐,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年長喜讀書,

作文別出新裁,惜考運不佳。

28 歲入郡庠,50 歲為歲貢生,63 歲始授中書科中書,功名進展遲緩,尤其是在入郡庠及拔薦歲貢生

之間,數次赴秋闈,皆名落孫山。

林朝英於 29 歲喪父。讀書之餘,還得料理家務;因為自家擁有商船,往返海峽兩岸貿易,因此能

直接從內地取得書畫及資料,由於他的時代距鄭板橋、李鱓較近,獲得觀摩他們作品機會較多,

多少受到其影響。

林朝英為人重義疏財,樂善好施,做了很多體恤窮困、解危救溺的事蹟。

嘉慶九年(1804)有鑑於臺南孔廟老舊破敗,乃慷慨解囊贊助重修,歷經三年完工,地方政府聯名

提報獎勵,結果獲得皇帝頒贈「重道崇文」石坊,加以表揚。

牌坊現移置中山公園燕潭北邊石橋西側現址。

牌坊為花崗石造,三間四柱二層的形式。方形石柱的前後,立有夾杆石四對,上雕雄雌石獅各一。

柱上鑄刻著鹿港理番同知薛志亮、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臺灣府知府楊廷理以及戊午科解元鄭兼才

等所提的楹聯。

頂層護檐下,額題「重道崇文」四個大字,下有橫額,陰刻「己酉科歲貢生原中書科中書欽川

光祿寺署正職銜林朝英立」。

林朝英擅做竹葉書及群鵝體,勁挺怪逸,獨具風格,可看出與明末泉洲人張瑞圖是一脈相傳的。

花鳥畫逸筆草草,水墨淋漓,頗具徐文長之貌而縱逸有過之。

林朝英遺世之作,都是 60 歲以後的作品,

日人尾崎秀真曾喻為「台灣二百五十年間唯一之藝術家」…..

 

許南英(1855-1917),號蘊白或允白,別號窺園主人、留髮頭陀、龍馬書生、毘舍耶客、

春江冷宦,臺灣臺南府安平縣人,同進士出身。著有《窺園留草》等書。

許南英祖籍揭陽縣,祖先許超在明嘉靖三年(1524年)從廣東潮州府汕頭渡海來臺。

許南英五歲初學唐詩,即能成誦,六歲舉家遷至南門里東安坊馬公廟旁,其父闢住宅四圍空地,

種植花木,名為「窺園」,並自於園中開館授徒。

許南英先後從陳良玉、許鳳儀、鄭永貞、葉崇品等夫子,學業精進。

光緒五年(1879)中秀才,光緒十二年(1886)中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成庚寅恩科三甲進士,

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習。

在臺南時曾參與崇正社、浪吟詩社,與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陳望曾等人唱和往來;

乙未之後,曾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大正五年(1916),兩度來臺。

期間與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櫟社等諸多詩友往返。

民國二年(1913)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建成,林爾嘉廣邀詩文同好組「菽莊吟社」,

許南英亦常參與盛會。現存《窺園留草》包括「窺園詩」、「窺園詞」。

亦留下不少的書法作品…..

 

施士洁(1853-1922)原名龍文,字澐舫,號芸況,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西岑鄉(今福建

石獅市永寧鎮內),與其父施瓊芳為清代臺灣僅有的父子進士。

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進士,任內閣中書,後歷任臺灣彰化白沙書院、臺灣府城(今臺南)

崇文書院、海東書院之山長。

施士洁是臺灣近代文壇罕見的詩、詞、文全才型作家,與丘逢甲、許南英等並列;

著有蘇龕泉廈日記(遺稿)、《鄉談律聲啟蒙》一冊、《後蘇龕草》二冊、《後蘇龕稿》四冊、

《後蘇龕文稿》二冊、《後蘇龕詩鈔》十一冊、《後蘇龕詞草》一冊,

在大直劍潭古寺庭園內, 即留有其所書之門柱題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