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惠 (1865-1943) 字蔚村,號蕉麓,別號花花世界生,清舉人,亦為臺南知名的書法家,

擅長草書,亦能左書,此外也是臺南南社的成員之一。

師事蔡國琳,清光緒年間舉鄉試。

乙未之際,曾與舉人汪春源等人上書諫阻割臺,後避居北京。未幾,返臺定居安平,

兒玉源太郎任總督,曾聘為《臺澎日報》漢文主筆,並協助纂修《臺南縣志》。

1897年擔任臺南國語傳習所教務囑託,1899年臺南師範學校成立後,應聘為教務囑託,

教授漢文、習字,1902年因病辭職。

日治時期曾向台灣總督提出「治臺十策」,並授與紳章;後以迷戀名妓王香禪之故,遭收回。

為臺南「南社」、「酉山吟社」社員,後亦參加臺北「瀛社」。

大正四年(1915),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

性喜揮霍,因家產散盡,遂以賣字為生。

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於基隆顏國年之捐助,創《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行人,

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

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任人求書,墨蹟流傳甚廣。

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於臺北永樂町,

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臺南市政府譽為「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

羅氏漢學深厚,詩文俱佳,行草書筆法明快,中鋒走筆輕重有序,對字形及用筆的掌握適得分寸。

在台灣眾多廟宇之中, 有其題額作品

蔡國琳(1843-1909) 字玉屏,號春巖、遺種叟。

原籍福建晉 江,世居臺南府城仁厚境(今臺南市開山 路),父祖均秀才,國琳16歲入泮,

23歲 補廩生,光緒七年(1882) 壬午科舉人。

同治十三年(1874) 與進 士楊士芳、舉人王藍玉籌議,請建延平郡 王祠,欽差大臣沈葆楨從其請,

1875年奏 准敕建專祠。

清末授學文石書院(澎 湖)、蓬壺書院(臺南);

日治之後,首任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重其才學,聘為臺南縣參事、《臺南縣志》纂修委員。

1898年 總督兒玉源太郎在各縣廳開揚文會,羈糜前清遺儒,以蔡國琳為臺南支會長。

1891 年與許南英、趙鍾麒等共組浪吟詩社, 1906年浪吟詩社舊人組織南社,倡習漢 詩,

1909年推蔡國琳為首任社長,與臺中 櫟社、臺北瀛社並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詩社。

遺有《叢桂堂詩鈔》(未刊,後轉由 永豐餘何義家族收藏)。

其女蔡碧吟,詩書皆擅長,人稱「赤嵌女史」。

楊草仙(1838-1944)享年106歲,四川簡陽縣人,祖籍達縣,名夢台,字永光,號草仙。

清未傑出的思想家、慈善家、詩人、狂草書法家

出生耕讀世家,自幼隨其父習書法,並精於醫術,常作義診免費施藥,終其一生不斷。

早年多在四川各地遊覽,其題字至今仍有保存在部分名勝上。年輕時沒沒無聞,晚年四處遊歷

東北、山東、朝鮮、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皆有其足跡,支持國民革命,多次為孫中山草書。

大正十一年(1922)參加東京書道大會,參加大會的主要來自中日書道和各國名流,其作品

被評為「三千年第一狂草通神之書」,自此名聲大噪。

隔年關東大地震,其往返大阪與東京二地,不斷揮毫出售,將所得全數捐給災民。

昭和二年(1927)9月抵台,並於昭和四年(1929)由新竹「書畫精益會」所主辦之全台

書畫展中出任評審,在台旅居3年期間,踏遍全台,期間多半寓居新竹鄭氏北郭園。

其獨創之「一家書」草書,具有張王狂草之風,懷素大草連綿之勢與黃慎的用筆頓挫,

創造出了書中有畫的特點,其狂草書法藝術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

著有《讀玉曆於寶鈔的所見七則》,與總結其畢生書法之道的《書道談話六則》。

國內外的主要作品大多為其晚年84歲至106歲的作品。

藝術頂峰期是97歲(1935年)左右,其作品也較多,

101歲時所寫的草書,其藝術的盛氣依然……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