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以南(1871-1927)字逸雅,號墨樵,別署無量痴者。台北艋舺人,生於同治十年(1871)。

為臺灣傳統詩社瀛社之首任社長,是北台大善人洪騰雲(二二八公園內「急公好義 坊」所表彰

者)之孫。

據1911年1月30日《漢 文臺灣日日新報》所刊登的〈洪以南君略傳〉,可一窺其生平概略:

洪以南。字逸雅。一字墨 樵。號無量痴者。同治十年(1871)四月生於艋舺土治後街,後徙居淡水。

祖父洪騰雲,經營米郊致富。以南幼穎異,祖喜之,延泉州名孝廉龔顯鶴課讀,授諸經子史詩賦。

乙未(1895)割臺,避難泉州原籍,翌年應試,取進晉江縣秀才。返臺後,於明治卅九年(1906)

任臺北縣辦務署參事,十二月受紳章,曾擔任艋舺保甲局副局長、臺北廳檢驗役員、臺北協會臺北

支部評議員、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囑託、臺北廳參事(1907)、淡水區長(1914)、街長等職。

為人豪爽。無紈褲氣。文士樂與之游。工詩。善書畫。詩廣涉諸名家。

書精顏體。畫以蘭石及竹名。得之者以為重 寶。

洪氏善詩文,詩書俱佳,能畫蘭竹,且家饒於貲,乃蒐集各地散佚圖籍、碑帖、文物,

購達觀樓(今淡水紅樓)以貯之,為北臺著名藏書之所。

 

1909年與謝汝銓等共創瀛社,被推為第一任社長,時與當道相唱和。著有《妙香閣集》。

其書法最擅行草,詩人楊仲佐曾論其書風:「行草專攻顏魯公,晚年又入何氏室,更懸猿臂開強弓。」

以其家素豐,乙未後曾出資收求各邑散亡圖籍、碑帖、文物數千件。

何子貞書體勢出入顏平原、李北海、北碑、二王父子之間,秀潤暢達,頗具清剛之氣。

以南書風則取自顏平原之筆勢較明顯,用筆右側縱筆筆劃較寬厚強勁。

與何氏秀潤筆致相較,顯得雄強。與洪雍平並稱 —「艋舺雙璧」。

 

洪雍平 (  ?  -1950) 名詩清,號逸史,艋舺頂新街人,為淡水縣庠生(秀才)。

善詩文、工書畫,山水、人物、花鳥及書法等無所不工,其畫以花鳥與人物稱著。

畫風蒼勁雄渾中,仍帶莊雅秀逸;書法尤擅行草,與洪以南並稱「艋舺雙璧」,

書法筆觸等,多留有其撰寫楹聯、匾額。

今艋舺青山宮有其蘭草作品 ,淡水清水祖師廟有其題匾…..

 

瀛社創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與櫟社、南社為台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

由《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謝汝銓,連同洪以南、倪希昶、趙一山、林蘭馨創社,

召集北台灣詩人一百五十餘人,於艋舺平樂游酒樓舉行成立會。

公推洪以南為首任社長,謝汝銓為副社長。創社之後,每月召開吟宴作詩,每年召開大會,

由顏雲年推動,並與桃園桃社、新竹竹社時開擊缽聯吟大會。

日治時期,瀛社約有一百五十餘名社員,然而流動頗大,目前已難查考具體姓名、人數。

成員除台灣本地詩人外,亦涵蓋日本寓居文人。重要成員如洪以南、謝汝銓、顏雲年、

許梓桑、李碩卿、黃玉階等人。

知名社員尚有:黃純青、倪炳煌、林述三、曹秋圃、李石鯨、歐劍窗等人。

戰後有魏清德、李建興、杜萬吉、黃鷗波等人任社長,負責經營社務。

 

李碩卿(1882~1944)原名燦煌,字碩卿,又字石鯨,號秋鱗,晚號退嬰,又號樸亭。

生於光緒八年八月八日,祖先世代務農,由福建永定遷台後,原居住在樹林鎮。

博聞強記,富民族思想。曾擔任板橋林家私家教…

臺灣地區從日據時期起,各地陸續有詩社出現,基隆最早的詩社為大正十年所組之「小鳴吟社」,

大正三年,基隆地區首富顏雲年築「環鏡樓」初成,就其宅招開全島第一次詩人聯吟大會,

為全島聯吟之嚆矢,小鳴吟社之後又有復旦、大同吟社各社爭鳴的局面。

瑞芳鎮九份人吳如玉,曾設漢文研究會,因日警時加干涉,遂改設奎山吟社,社員七、八名。

未幾,基隆詩人李碩卿至該地,專授詩古文辭,奎山社員咸來聽講,以課題而兼擊缽,竿頭日進,

乃由李碩卿提唱。

昭和十一年(1936),與基隆大同吟社,雙溪貂山吟社鼎足而三,合組「鼎社」,

直至昭和十八年(1943),共三年多,三社輪開十次,此後,二次世界大戰烽火愈烈,「鼎社」聯吟

隨之中止,奎山吟社亦偃旗息鼓。

今基隆奠濟宮三川殿前墀頭題楹, 以及修建碑記均為其作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