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年(丁卯)黃元吉榜:臺灣府陳名標、林垂芳。   

乾隆十五年(庚午)藍彩琳榜:臺灣府鳳山卓肇昌、林大鵬。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蔡庭芳榜(是年三月鄉試,八月會試):臺灣府林昂霄、鳳山唐謙。

 

道光年間由 孫爾准修 程祖洛績修 陳壽祺纂 魏敬中重纂的褔建通志臺灣府

國朝孝義錄中搜尋到有關陳名標的傳記 :

陳名標字孫榜,乾隆丁卯舉人。臺俗尚侈,名標獨節儉不為所移。邑有大事,則毅然自任。

凡學宮之修葺、府城塭岸之興築,皆不惜重貲,並董其役。年七十,賜國子監典簿。

 

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建廟 (今臺南大天后宮),即偽時寧靖王府;諸羅縣知縣季麒光置

香燈園二十一甲,在安定里,歲收粟一百二十五石。乾隆五年十一月,鎮標游擊石良臣於後殿

建左右廳,以其右廟祀總鎮張玉麒。(乾隆) 四十年,郡守蔣元樞修,有碑記。

(乾隆) 四十九年,郡守孫景燧複修,董某事者紳士中 陳名標列首。

 

又 , 里港公園內的「呂岳德政碑」,額刻「甘棠遺愛」,背面為『呂岳德政碑發現記』。

按: 呂岳,浙江餘姚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秋履任鳳山縣阿里港縣丞,治績循善,

士民額手稱慶;三年秩滿,至乾隆五十年(1785)初離去。士民感戴,立碑頌德,成碑;

襄贊名錄中即以舉人陳名標為首,另有貢生陳鳴珂、陳廷材、張維光、柯廷第、楊仕爵,廩生

楊國英、莊其章、柯元珪等……

 

至於林垂芳 ,

《安溪縣志》記載 :

林垂芳 (字孫梅) ,新溪里人,乾隆十二年從臺灣學考中舉人。

 

左營柴山上有一市定古蹟名為— 卓夢采墓 ;

按: 卓夢采生於清康熙年間,為鳳山縣庠生(生員),卒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其詩作

如「鳳岫春水」、「泮水荷香」、「龍目井泉」、「半屏列嶂」等,以描述當時的鳳山縣景色為主,

對現在的左營、鼓山著墨甚多,亦是瞭解高雄歷史發展之重要參考史料。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作亂,攻陷鳳山縣,亂賊召募之,卓夢采堅持「不善不入,昔有明訓」,

「寧餓死,毋從賊」,並舉家逃入打鼓山,鳳山知縣肯定其崇高志節,曾頒贈「儒林芳標」匾額。

其弟卓夢華亦為詩人,兄弟二人見重於時,

其子正是乾隆十五年的舉人卓肇昌,

卓肇昌之詩作「鼓山八詠」、「龜山八景」迄今仍是膾炙人口之佳句。

 

卓肇昌字思克,縣庠生夢采子也。由拔貢生,登乾隆庚午賢書。

少穎異,能承庭訓。長益岐嶷,好為古文辭,下筆數千言,思汨汨如泉湧。論世知人,具有特識。

一時老師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於家。

乾隆二十八年,分修《鳳山縣志》。年五十四卒。

乾隆二十七年(1762),福建分巡臺灣道覺羅四明、臺灣知府余文儀想到府、縣志之重要,

命各縣設局修志。鳳山縣知縣王瑛曾(字玉裁,江蘇金匱人) ,乃延請福建侯官舉人黃佾、

本縣舉人卓肇昌任參閱,本縣貢生柯廷第、生員林夢麟、臺灣縣生員張源義任校對。

1763年開始纂修,同年冬天完稿,乾隆二十九年(1764) 刊行。

卓肇昌曾題詠「龜山八景」:

山嵐曙色、層巖晚照、雨中春樹、疏林月霽、晴巒觀海、古寺薰風、登峰野望、寒夜啼猿,

可以想像當時龜山石秀山清、猿啼鳥語的景致。

又說卓肇昌在其「鼓山八詠」詩中,提及「斜灣樵唱」一詞,

或許因為「斜灣」的閩南語有諧音之趣,因而引申出日後閩南語「西子灣」之名。

地方上留有傳說云 :

當地農民見卓肇昌騎白馬往梓官而去,卓肇昌請他轉告家人,將前庭狗糞

隨意處理,勿大驚小怪。農民回村後,發現卓肇昌已經去世,棺木則停放在庭前。因當日適逢

梓官城隍開顏,地方乃傳說卓肇昌死後赴任梓官城隍。

今所見賦作有〈臺灣形勝賦〉、〈鼓山賦〉、〈鳳山賦〉、〈三山賦〉、〈龍目井泉賦〉、

〈莿桐花賦〉6篇,收於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

卓肇昌〈臺灣形勝賦〉中將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彰化縣與澎湖廳五地的形勝分別描寫,

旨在凸顯臺灣各縣廳形勝各有所長,讓人目不暇給。

 

林大鵬(?~?),鳳山縣人。現存詩作僅見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所錄〈石塔嶼〉一首。

其他資料則大致闕如 ……..

 

至於舉人林昂霄及唐謙二人 ,  網路搜尋更無相關資料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