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建築約可分為閩粵兩大系統,因此寺廟裝飾藝術也隨之而有閩、粵之別。
宋代李誡之《營造法式》將建築的木料工程分為大木作和小木作兩大類,凡與建築整體木框架構
有關的構件的規格、工料,歸入大木作範圍。
台灣傳統建築以木結構為骨幹,而「大木作」指傳統建築的結構體,如柱、樑、斗、栱等構架及
其構件(瓜筒、斗栱、雀替等)之榫接、組構、豎立等工作。
傳統工匠中的大木作師傅,是受託興建工程的主要人物,從建築主體結構及外觀設計外,
並擬定工程進度、指揮、調度及統籌土水、建築裝飾等工程所需傳統匠師的組合。
而傳統彩繪藝術,則是民間應用極廣的繪畫型態,較為常見的用途,是作為傳統建築的裝飾,
因此又被稱為「建築彩繪」。
彩繪藝術本身,同時具有裝飾藝術的機能,以及保護建材或內胎的實用功能,並且在製作程序上
,比書畫藝術的表現,更需要繁複的步驟與嚴謹的技術。
台灣傳統彩繪與其他傳統建築裝飾由閩、粵傳入台灣的過程相似。
本地匠師早年則多集中於台南、鹿港、艋舺等經濟開發較早的地區,
至今彩繪匠師仍以彰化、台南一帶為盛。
說到澎湖的傳統彩繪,當提及黃文華、黃友謙父子 …..
黃友謙 , 1932年生。擅長傳統宮廟和南北式建築的彩繪及書畫裝飾;嫻熟傳統典故、齣頭題材
及媒材的運用。其中門神彩繪尤為獨到,不但秉持傳統精神與手法,並適時融入西畫技巧,作品
色彩華麗而不俗豔,表情生動、炯炯有神。
在承襲父親黃文華傳統規矩與裝飾元素之餘,開闢出個人溫雅華麗兼細膩的風格。
澎湖第一代彩繪師傅黃文華於日治時期, 自大陸福建東山來臺從事彩繪工作。
黃友謙,號銅陵叟,1932年1月1日生,出生在褔建東山島(銅山),為彩繪師傅黃文華長子。
1933年週歲時隨父親黃文華至澎湖定居,受日本教育的友謙師在小學畢業後,即光復後,曾至
補習班學習國語;16歲(1948)開始隨其父在馬公東甲北極殿學習木雕鑿花與油漆,
直至民國39年(1950)、40年(1951),友謙師正式加入寺廟彩繪工作,
參與林投鳳凰殿施工,三川殿龍虎兩邊之通隨,為友謙師最早的彩繪作品。
1954年前後這段期間內,黃友謙師除了參與父親的彩繪工程外,亦隨著當時由建國戲院聘請至
澎湖從事電影廣告工作的顏後學習電影廣告繪製。自此,接受西方透視觀念和人物立體表現技巧。
1958年退伍後與謝壽英女士結婚,育有二男三女,子女無人從事彩繪工作。
同年,與朋友成立「得友美術工程社」,專作廣告、電影看板之繪製。
1959年白沙鄉吉貝村觀音宮重建,27歲的友謙師,以現代山水風景彩繪樑枋,受村民高度的讚賞。
1950至1960年代兼做廣告看板與廟宇彩畫,此時期的對場作相當興盛,
黃友謙也曾與潘麗水、陳壽彝、丁網等彩繪名匠共事。
1968年父親黃文華過世,黃友謙逐漸專注於寺廟彩繪,承襲其父唐山傳統風格,
且融合昔時廣告西畫的立體技法以及鮮艷螢光的色澤。
另外,亦自行學習、嘗試北式彩繪技法,
民國73年(1984)完工的馬公北甲北辰宮,正是友謙師第一座融合南北樣式的作品。
馬公城隍廟、北甲北辰宮以及望安花宅五府千歲廟皆可見其傳統兼創新的風格。
友謙師的作品除了遍及澎湖各地,也曾出現於台灣的基隆與三重幾處廟宇,
至於為何在台灣僅有數間作品,原因在於父親的阻擋,擔心無人可以幫忙負擔澎湖當地的工作,
因此,拒絕了台灣北部數間廟宇的邀請。
民國87年(1998),友謙師再次參與了馬公城隍廟神像修復與門神彩繪的工作,
其與城隍廟之間的關係可謂是非常深厚。
除了擅長於門神彩繪外,「桷木彩繪」可說是友謙師的個人特色,
黃友謙則是於桷木上精心畫上花鳥圖案或寫書法,此為台灣少見之作法。
柱上常以黑底藍圓為裝飾圖樣,也是黃友謙的特色之一。
友謙師參與澎湖廟宇施繪數量相當多,幾乎佔了澎湖廟宇總數的五分之三,
民國60、70、80年代所完成的廟宇,門神多半出自於友謙師之手。
彩繪作品亦隨著廟宇翻修而消失,如今在馬公東甲北極殿、馬公城隍廟、觀音亭、銅山館、
馬公北甲北辰宮、山水北極殿、湖西林投鳳凰殿、湖西許家真靈殿等仍保有友謙師的作品。
門神類作品以馬公城隍廟與山水北極殿十扇門神最具代表…..
隨友謙師習藝的徒弟約十位,皆為澎湖人,
然大部分因謀生問題而轉業。
傳統技藝已乏人問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