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甲子科):黃登瀛。   

同治四年(乙丑科補行甲子科)郭尚品榜:臺灣府李騰芳(附生。原籍漳州)、吳子光(粵籍廩生。原籍嘉應州)

 

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  黃登瀛,福建省臺灣府嘉義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光緒三年(1877),參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33名。同年五月,經吏部掣簽,授即用知縣。

查閱雲林縣采訪冊, 其科貢之資料是記載在大糠榔東堡; 話說大槺榔東堡, 屬嘉義縣;

至光緒十四年後才改隸於雲林縣。 而其所在的區域大概屬虎尾溪以南至笨港大溪之間 ,

其間最大的街庄就屬北港街。 然而卻無法因此而認定其籍……

台灣通志: 黃登瀛同治四年(1865)以臺灣府嘉義縣籍參加乙丑科補行甲子科福建鄉試中式舉人。

話說台南佳里的黃氏家廟(崇榮堂)中 即懸掛有黃登瀛的進士匾 ,

進士 禮部右侍郎加三級 錢賓學 □□□特調內閣中書加五級 韓崑 為 光緒三年丁丑科會試中式

第二百九十名 殿試弟三甲第三十三名 賜進士出身 欽點即用知縣 籤分山東 黃登瀛 立

據查在深滬半島南春村,尚存有黃登瀛故居, 人稱進士第 ;

同樣在深滬1996年由詹氏宗親所集資翻建的詹氏宗祠內,也有一方相同的進士匾額,

卻是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為黃登瀛所立的。

原來詹氏十二世懷庭生有二子,次子耀祖繼承其姑母于黃家,延續深滬黃氏一支血脈。

進士黃登瀛及清末民初閩南有名的富商黃秀娘皆出於此派。

時至今日,深滬詹、黃二姓仍往來親密.如同一家。 如此大概可以說明黃登瀛之祖籍衍派…..

話說深滬是晉江東南 , 黃姓最早入遷晉江者,為唐代舍宅建開元寺的黃守恭, 其後裔蕃衍繁盛,

構成今日閩南紫雲黃氏一派。

宋元明清遷入晉江主要有莆陽、龍溪、金墩,燕山、天潢諸派,形成現在的晉江黃姓族群。

歷史上晉江黃氏歷代共有文武進士計136名, 可見其族群之鼎盛…..

 

李騰芳(1814-   本名有慶,字香閣,號蘭亭,官名騰芳,生於嘉慶十九年。

咸豐六年(1856)43歲時中秀才,咸豐九年(1859) 年捐得貢生,同治四年(1865) 52歲時到福建

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三年後(1868)加捐內閣中書,在當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家祖籍福建詔安縣(為客家族群居地),其先祖李善明約於清乾隆年間渡海來台,

由台南登陸,後輾轉遷至桃園縣大溪定居,之後善明公第五子李先抓遷至月眉開墾;

在當時大溪為貨物運輸集散地,其子李炳生便善用大嵙崁溪(大漢溪)航運之便,開始

經營米穀運輸事業,往返艋舺(萬華)、滬尾(淡水)之間,因其經商有道,獲利頗為豐碩,

財富亦逐漸累積,家業蒸蒸日上,商號名為李金興,生意盛極一時。   

李騰芳為李炳生之子,家中排行老三,本名有慶,「騰芳」兩字為其官名,

四十三歲時中秀才,四十六歲時捐銀取得貢生資格,五十二歲時(同治四年)中舉人,

宅內兩座夾杆石(旗杆座)上即刻有「舉人李騰芳立」、「中式二十一名」、「補行甲子

正科立」、「同治四年乙丑」說明了李騰芳中舉的名次、年代、科別,在當時只有官宦或

科舉得第的人家,才能在門埕上豎立旗杆以示尊榮。

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補,行甲子科,騰芳赴福建應試,中試舉人第十一名,為同年臺籍

中試者之最佳名次。

同治七年(1868)晉京參加會試,不中;之後以捐銀方式,取得「內閣中書」銜。

李家古厝於李騰芳取得貢生的第二年)開始興建,為一般家族地位提昇後,擴建家宅的實質典例。

於民國七十四年由內政部公告為台閩地區國定第二級古蹟;

民國八十四年規劃修復古宅原貌,歷時九年的整修,民國九十三年十月底正式對外開放;

除了是桃園縣唯一的國定古蹟外,也是台灣最具代表的十大古宅之一。

李騰芳之一生,中舉應是其最重要之事蹟。

對於整個家族的貢獻,不是實際性的,而只是榮耀的象徵。

至於舉人墓則位於古宅正對面的山腰之上 ……

 

吳子光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從廣東省嘉應州梅縣來臺定居,寓居岸裡社。

吳子光於同治四年(1865)中舉,一生以教書為職,門下多俊秀,例如:丘逢甲、謝道隆、

潘永安、呂汝修等等。光緒九年(1883)逝世,享年六十有五。

按: 吳子光,諡文確,原名儒,字士興,後因業師宋心珠之貺而改今名,字芸閣,別署雲壑,

晚年自號鐵梅老人、鐵梅道人。生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原籍廣東省嘉應州白渡堡磧坑村

(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白渡鎮)。

千三郎派下第十五世祖維信(號禹甫,字鴻濬),即吳子光祖父,於乾隆四十四年(1780)間

渡臺謀生,起初以打零工維生,後得資助得以積利,十餘年間便累積了白金至五千有奇,並回原鄉

娶妻、築室、置沃田並捐納功名。

吳維信僅有一子,即吳子光之父吳遠生,吳遠生不但築「啟英書室」讓吳子光專心讀書學習,

更憑藉父親吳維信所累積下來的資產,藏書數萬卷,對於吳子光的教育花上巨額的花費。

吳子光以童子執經宋華仁門下,六歲開始就學,在家讀書十四載。還未十三歲,大經中經、

小經皆卒業,並始學作科舉文字。這就是吳子光之名的由來。

道光二十二年(1842)吳遠生因為在原鄉生活困苦、債務纏身,

遂與吳子光、吳肇光、吳國芳來臺定居…..

道光十七年(1837)吳子光第一次渡臺,與三角仔庄的首富呂世芳結識,

直到光緒九年(1883)去世為止,共計四十一年。在這期間又以中舉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吳子光來臺定居到同治四年(1865)的中舉,共計二十三年;

後期中舉到光緒九年(1883)逝世,共計十八年。以吳子光為中心的人際網絡,其影響直至日治時期。

來臺初期,吳肇光與吳國芳定居於銅鑼灣樟樹林庄(今苗栗縣銅鑼鄉樟樹林村),務農與經商為生。

而吳子光則以教書為職,經常往來各地。有很長的時間住在岸裡社,並成為岸裡大社的社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徐宗幹任福建臺灣道兼學政提督,次年主持歲考時,吳子光受其賞識,

列為一等,獲補為臺灣府學廩生。

咸豐元年(1851)吳子光第一次到福建省城參加舉人的科考,可惜未第。

同治元年(1861)吳子光因避難搬到銅鑼灣庄與族人居住,仍以教書為職 ;

同治三年(1864),吳子光以臺灣籍赴福州參加鄉試,次年放榜,高中中式舉人第五十二名。

同治八年(1869)淡水廳同知陳培桂邀吳子光參與編修《淡水廳志》。

光緒二年(1876)前往內地參與科考之路卻相當波折。 加上年歲已大,遂放棄科舉之業,

投身於教育,正式受聘於神岡呂家的「文英書院」。

吳子光作育英才無數,堪稱臺灣中部第一。

與有「十步一舉,五步一秀」之 美譽的淡水廳大隆同莊舉人陳維英(1811-1869)

的功績相比,可謂不相上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