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五年(己卯)□□□榜:彰化莊士勳(籍晉江)、蔡壽星(籍晉江)、淡水張忠候(原名贊忠。附生)。

光緒八年(壬午)鄭孝胥榜:新竹陳濬之(廩生。原籍安溪。五品銜)、彰化陳大猷(籍安溪)、吳廷琪、

                                    淡水余紹賡(粵籍附生)。

 

莊士勳 (1856~1918) ,號竹書,彰化鹿港人,名儒莊士哲之弟。

莊士勳自幼好學,博通經典,1879年赴福州鄉試,便舉名科場,獲中乙卯科舉人,名列72名。

榮歸後,受聘為鹿港文開書院教席。乙未割台之初渡泉州避亂,經3年多後,再度返回鹿港。

莊士勳擅書法,真、草、隸、篆各體俱備,以行書傳世。 兄弟都曾加入鹿苑吟社,借詩歌的吟詠

酬唱以抒發感懷。 曾應霧峰林家及樹仔腳等處之聘,前往擔任教職;

亦於鹿港文祠開授夜學,以提攜鄉里後進。

乙未割台之初, 內渡泉州避難 , 經三年有餘再度返回鹿港 ;

堅持不受日人所聘 , 閉門讀書, 不問世事…… 霧峰林家深慕其德 , 厚聘前往講學歷時十餘年

明治卅五年(1902)獲臺灣總督府頒授紳章。大正七年(1918) 歿 , 年六十三

莊士哲(1852~1919)字孫賢,號仰山,鹿港人。擅書法,弱冠補博士弟子員,旋拔優等,補增廣生

食廩,曾任教於磺溪、白沙兩書院,鹿港詩人施梅樵、許夢青皆為其門生,

日治初期曾參加「鹿苑吟社」 之活動,後擔任保良局參事、鹿港區長。

莊嵩 (1880-1938) 名嵩,族譜排行垂訓,字伊若,號太岳,晚號劣存,又號松陵,彰化鹿港人。

清乾隆年間,祖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青陽市渡台,徙居鹿港。

出身書香世家,其父莊士哲為廩生,叔父莊士勳中舉人,其弟莊垂勝亦有文名。

莊太岳9歲能詩文,人稱神童。鳳山知縣吳鴻賓愛其穎異沉穩,乃以女妻之。

日治之後,莊太岳就讀台中師範學校(1897),明治三十五年(1902)畢業後執教於鹿港公學校。

明治三十九年(1906)成為櫟社社員,致力提倡鹿港文風。

 

蔡壽星(1857-1919) 名仲輝,字樞南,號蓮汀,泉州石獅寶蓋玉浦人,寄籍臺灣彰化鹿港,

光緒元年(1875) 乙亥恩科舉人; 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六十四名

賜同進士出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習, 官任戶部主事。

由此可知,蔡壽星來自石獅; 與蔡德芳(塘東村)同為晉江蔡氏宗親; 來臺寄籍鹿港, 也就理所當然…..

蔡德芳(1824-1899),字英其,號香鄰,乳名齊沙,台灣彰化鹿港人,

清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殿試位列第三甲七十九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籤,分發知縣即用。

曾任廣東新興縣正堂,歷掌鹿港文開書院,彰化白沙書院、藍田書院、鼇山書院等書院,

育有四子五女。子穀元為拔貢、穀仁為秀才。

甲午戰敗,乙未割臺,日本侵佔澎、臺,次子蔡穀元抗倭保家衛國,,力持危局積勞病瘁,

蔡德芳十分悲憤,義不臣倭,毅然挈眷內渡,住居泉州(西街井亭巷),直至去世。

蔡壽星曾擔任白沙書院(彰化縣學)最後一任院長。

蔡壽星與蔡穀元同姓同宗又同為晉江人,不僅有師生之誼,又是志同道合的抗日志士,

以未割台 , 鹿港蔡壽星與施仁思、許肇清 、蔡穀元等人共却抗日,事敗後知大 勢不可挽回,

遂閉門不出,潛心著述 ,以遺民終老。

蔡穀元的去世蔡壽星如折一臂,哀痛之心不亞其父。

並親為之為之作墓誌銘….

今艋舺龍山寺留有其題楹

 

陳濬芝(1855-1901),字瑞階,號紉石,臺灣淡水廳竹塹城西門石坊人。

清光緒年間,舉孝廉,授知縣,因清理田賦及奏辦全台團練有政績,擢五品銜,候補同知,誥授奉政大夫。

光緒八年壬午科(1882年)鄭孝胥榜中舉人,曾與布政使唐景崧、舉人林鶴年倡設「台陽吟社」,

著有《竹梅吟草》。曾入新竹梅社,竹梅吟社及台北牡丹詩社為社友,又曾掌教新竹明志書院及

台北明道書院,1894年笫五次赴禮部考試(會試),中為貢士,

甲午戰爭爆發,未及應殿試而返台。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起,遂協辦台灣防務。次年,《馬關條約》簽訂,清廷割讓台灣。

陳濬芝與台灣名士邱逢甲等聯名奏請增加賠款以易台灣,勿割地資敵。

書上,不報。浚芝勸唐景崧成立台灣民主國,領導軍民抗日,並請召台南劉永福將軍北上,

部署抗敵機宜。後唐景崧軟弱無能,且不聽黑旗將軍劉永福意見,聞日本佔領軍懸賞六十萬銀兩

欲購其首級,大驚失色,不聽軍民挽留,立即辭卸總統職位,假扮商人,乘輪內逃。

台北失陷後,台南亦告失守。陳濬芝見局勢已無可挽回,義憤填膺,縱橫淚下,恥為異族之奴,

憤然攜眷離台內渡,歸籍福建安溪,掌教考亭、崇文兩書院。

光緒二十四年(1898) 陳濬芝再以貢士身份入都補行殿試 ,

名列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三甲第184名進士。

光緒二十七年(1901)在經嶺病逝。

 

余紹賡(粵籍附生) 根據記載其係咸豐十二年(1862)舉人余春錦之子 ; 而有關余春錦之資料

在臺灣通志稿當中是沒有記載的 ; 顯示其即有可能為原籍應考之舉人 …..

內埔昌黎祠是全台唯一主祀韓愈的廟祠,同時也從祀趙德和韓湘兩位先師。

至於昌黎祠的建造年代有二說,

一據鍾國珍「內埔昌黎祠重建記」所述,嘉慶八年由鍾麟江發起興建;

另一說則根據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所述,於道光七年由武生李孟樹創建。其間經過多次重修,

如咸豐十二年(1862)舉人余春錦募修,光緒十七年(1891)李向清重修。

可見余春錦活動的區域在於內埔一帶;

但有關余紹賡之行誼則多集中於北部的中壢或龍潭一帶 ;

可見其為寄籍的可能性極大,

乙未割台期間未 , 邱逢甲曾上書給唐景崧提及:「逢甲前辦理北路義勇,舉人余紹賡 極力資助,

此次來赴北訪,故即邀請來營借資助理。而請加以幫理營務處名目,奉批無准駁語,紹賡意不自安,

亦力請退,當為許行。

其餘則無太多記載……

 

至於張忠侯相關的資料,只有擔任台灣府訓導一職, 其他則闕如 ;

經查台北市志人物篇有其傳,唯未經授權瀏覽 ;

研判應該也是寥寥數語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