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以後,茶、樟腦 業逐步開發,鳳山溪和頭前溪中上游流域所 生產的茶葉和樟腦,集中

由新埔運往淡水及 艋舺出口,再經大湖口溝通南北交通,促成 山區城鎮的新埔發展,也成為竹塹

地區的次 核心。

清代居處優勢位置的新埔商業 蓬勃,至同治初年新埔街至少形成:蔡氏家 族經營油車、製酒的

「興隆號」,潘家百貨 業的「金和號」,以及黃家「黃元和號」、 詹家「雲錦號」、劉家「天德號」

、胡家「永 興號」、郭家「錦勝號」、戴家「義勝號」、 羅家「和昌號」、羅家「協和號」、范家

「廣 生號」、曾家「捷勝號」、藍家「行行號」、 蘇家「義利號」等等大鋪戶。

當中潘金和號 家族在地方的影響力歷經清領、日治後,延 續到今日。

清乾隆三十年(1765),廣東嘉應州梅 縣五里亭潘庶賢渡海來臺,至乾隆四十年(1775)自初墾的

平鎮移殖石頭坑(今新 埔鎮寶石里)。

潘庶賢在臺生來福、 來興、來旺三子;

潘來福約生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於弟來興早逝,將次子過繼 承嗣。

日後潘家除三房潘來旺留居石 頭坑外,長、次兩房便因來福的繼嗣關係以 及從商而遷移新埔街,

創設糕餅、製油、雜 貨和染布的「金和號」商號店鋪,

進而在同治六年(1867)躍升新埔街六大商號之一。

潘來福時期開始的經商及其在新埔的 活動,就成為潘氏家族在新埔發展、茁壯的 關鍵。

清咸豐十一年(1861),潘來福捐例貢 生,再升高家族聲望。

《新竹縣采訪 冊》記載潘來福:「訓子姪有方,多成立, 後其家漸富,遇地方義舉,每捐資倡之。」

道光年間與地方人士在新埔街尾設義 塚;捐新埔「南濟安義渡」義渡船一隻, 方便往來。

道光二十三 年(1843)應新 埔舉人陳學光倡議,共同興建新埔文昌祠。

咸豐九 年(1859)與新埔紳士蘇景 文、陳朝綱、張雲龍等倡捐重建新埔國王宮 (廣和宮)。

同治元年(1862)捐 施枋寮庄小租谷,做為廣和宮永遠香祀;同治二年(1863)擔任重建

新埔廣和宮 總理;同治三 年(1864)因新埔為 往來輻輳且民煙稠密,為維持地方治安與

新埔街總理、董事、保正、貢生等共同訂約禁 止賭博。

光緒七年(1881)又與 五分埔陳朝綱等同倡重修新埔文昌祠。

種種地方事務的參與,在在說明潘家已 具備地方菁英態勢…..

潘來福育有六子,長子清漢約道光16 年(1836)生,持續來福以來的社 會參與。

同治元年,逆匪戴萬生亂,帶勇保守大 甲,以克復功,由監生得獎六品銜候選訓導 ;

死後經全臺采訪總局彙報、 禮部奏准旌表,光緒十七 年(1891)12 月潘 氏父子牌位奉旨

旌表、建坊,雙雙入祀「忠 義孝悌祠」。

次子澄漢亦以經商致富, 同 治、光緒年間任新埔董事;光緒元 年(1875) 奉命辦理大甲溪

護岸工程, 次年(1876)任新埔聯庄團練局委員,光緒六年 (1880)清廷頒賜同知銜,

光緒七 年(1881)參 與臺北城池建築,光緒十五年(1889)為臺灣鐵道委員, 賞戴五品藍翎。

光緒十九 年以新埔地區董事名義,與仕紳蘇錦榮、范立 成等先後經手重修褒 忠亭,

對地方事務的參與不遺餘力。

日治至戰後兩次政權轉移,潘氏族人多轉入政界活動,依恃著晚清以來商務經營累積的財富

和人際關係,作為日治朝向 政治方面發展的堅實後盾。

潘澄漢 次子潘成元報捐太學生,獲縣試第二、 府試第一,以及學科巡撫考試第三名;

明治 35 年(1902)與新埔士紳共同募資重修新 埔廣和宮。明治38 年(1905)十二 月臺灣

總督府頒授紳章。昭和2 年 (1927)捐資修築新埔大橋。

潘澄漢三子潘成鑑, 例授太學生。日治時期明治31 年(1898)任臺北縣「阿片膏取 締人」。

明治 32 年(1899)為新埔聯庄保甲局 評議員、新埔庄局副保長兼評議員。

明治 35 年 (1902)臺灣總督府頒授紳章。36 年(1903) 出任新埔公學校學務委員、

新埔第一、第二 保保正。37 年(1904)為新埔街衞生組合 長、農會地方委員、地方稅調查委員、

第 十三區街庄長、土地整理組合長、戶口調 查補助委員。

明治40 年(1907)任新竹公共埤圳組合新埔管理 者、新埔「鹽務支館業務擔當人」。

明治43 年至大正9 年 (1910-1920)任新埔區長。

大正三年(1914) 為新埔信用組合長。大正九年(1920)任新埔庄 長兼新埔庄 協議會員。

昭和2 年(1927)為新竹州協議 會員。

戰後潘家其他家族成員持續日治以來 的政治參與,同樣表現優異。

潘成鑑次子 潘錦淮,曾任新埔庄協議會員、民國34 年任新埔鎮第一任鎮長。

三子潘錦河民國38 年擔任新埔鎮第三任鎮長。

潘成元長子潘欽龍,擔任新埔庄書記、 助役、新埔庄協議會副會長;

民國40 年當選新埔鎮第一屆民選鎮長。

潘家透過「金和號」 商務的經營之外,更因為參與褒忠亭事務, 向區域擴大其影響力。

透 過潘家在地方的影響,由潘家領銜以「潘金和」為名,將新埔街整合成一個輪祀區,

共 同參與義民信仰活動,展開跨區域的發展, 也為日後多元再發展奠基。

時至今日,新埔潘家「潘金和」與其他 十四輪祀區依舊共同辦理褒忠亭義民廟祀典。

潘家由務農、經商到從政的 家族史發展,持續影響地方社會;

透過「潘金和」的興衰展現家族崛起和轉折,也見證 新埔的發展,

同時驗證家族史與地方發展歷 程息息相關……

潘家「孝友傳家」的宗風,迄今同樣為鄉里所津津樂道。

(資料引用於 : 新埔潘家的崛起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