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大師許財勝有深厚的國畫基礎,筆筆實力,傳統彩繪,自調彩繪顏料構圖、勾勒,到上色,

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紮紮實實的表現台灣傳統文化,使建築彩繪多了一分藝術感,也在臺灣

各地留下許多作品,使國寶畫師的創作因而得以延續。

許財勝大師透過西方的繪畫精神,以及細膩、傳神的筆法,以及鮮豔的色彩,將傳統的民俗

故事與寓意,藉由畫筆展現在彩繪的技巧中,創造出獨特的民間藝術。

許財勝精研配色技巧,以襯托繪畫主體。如作品人物身體的比例、花鳥山水及故事人物的彩繪,

筆筆實力,每個步驟都有專業技巧與學問,講究精確表現,毫不馬虎。

這種文化藝術是用將近三十幾年的歲月與努力才換來的。

中壢慈惠堂恭祝開堂弘教60週年於100年6月18日-19日舉行堂慶大典,特別再度邀請10年前

曾經為寺廟彩繪的大師許財勝回來整修寺廟彩繪工程。

 

馮進興,高雄市苓雅區人,1944年生。自幼即具繪畫天份,常到各地看畫展,自學作畫。

1960年拜傳統廟宇彩繪大師卓福田為師,退役後即投入廟宇彩繪的行業,至今已逾四十年。

馮進興有感於廟宇內的彩繪作品長期被香火油污燻得焦黑,原貌難以保存,深感可惜,

遂將彩繪中單獨擷取人物部分,繪於木板上,以突顯人物的神韻與地位。

馮進興累積四十餘年的彩繪經驗,作畫能信手捻來,而非看圖描繪;在彩繪的技法方面,

保留純粹之傳統彩繪工藝,嫻熟於以手掌拍塗作畫的「搨畫」,用色上採華豔高彩度的色彩,如黃、紫、粉紅、

鮮綠等色彩,具強烈的地方性格,堪稱高雄地區中壯輩的畫師之代表。


張財雄曾拜師潘麗水,後與蘇天福畫師共同施作南部數間廟宇,長期投注於寺廟彩繪工作,

嫻熟於寺廟彩繪中樑枋圖案的繪製,為彩繪師中技法優異者。近年張財雄由彩繪師轉向畫師的身份,

其於在地傳統彩繪匠師中仍具有其地位。

高雄市苓雅寮信仰中心「鼓山亭」,初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位在苓雅寮西端的下寮,後來因日治時期

中期擴建碼頭,再於1935年遷移到苓雅二路的現址,1961年由信眾重修廟貌。

其門神彩繪為民國七十八年由高雄縣籍匠師蘇天福所繪,並由其助手許天賜上彩完成,

年代雖非久遠,其風格頗似前輩彩繪大師潘麗水作品,人物神情莊嚴,堪稱佳作。

 

專業於傳統彩繪的李奕興,是鹿港百年染郊老店「元昌行」的後人,目前身兼鹿港鄉土藝術文教

基金會董事長,是個熱心傳統彩繪的美學家。

李奕興返回他的故鄉鹿港之前,曾任職媒體美術編輯與藝文記者,後來又到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

專攻傳統彩繪,並接受文建會聘請再宜蘭傳統藝術中心擔任彩繪教授等,是國內新一代的名家。

李奕興除了在大學擔任傳統彩繪講座,也接受研習課程的邀約,南北忙碌的奔走幾乎成為主要

作息項目,讓有心向他領教傳統彩繪的人,在老街的工作室裡進行文化的交流。

李奕興 返回鹿港,進行古老寺廟的重新會勘並作紀錄,

最先接受「新祖宮」媽祖廟之邀請進行門神彩繪,接著又應邀到鹿港舊稱「營盤地」,奉祀

「曾大老」的新宮里永安宮,進行整座廟宇重修工程的統籌。

李奕興對彩繪工藝表現要求十分嚴謹,除了遵守古法親自負責彩繪的部分之外,也邀請鹿港

知名雕刻工藝家黃媽慶、黃國書等民族藝術薪傳獎得獎人協同進行廟宇所需之木器雕刻。

以門神等彩繪為主體的永安宮廟宇重修,已在民國九十四年底完成,

完工之後的作品,其工法之細膩精緻與構圖之精美繁複,散發著傳統古色古香的風情,

令人刮目相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