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裡社之名,始見於『諸羅縣志』。為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居部落區,原名 Lahodoboo社,

該社號稱有九社,其中居今之臺中神岡鄉之岸裡及大社二村聲勢最大,故又稱岸裡大社。

台灣中部早期開發以岸裡大社較早,在臺灣開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地位。

康熙三十八年,自征服吞霄番建功 以來,該社即以勇武為世所知。

其時吞霄土官卓霧、亞生作亂,有人獻計囑北路 參將常泰雲:

「岸裡山番川林菁澗谷如飛,擒卓霧,非此不可。」

時岸裡社尚未 歸化,乃遣譯者說服其長,致送糖、煙、銀、布,岸裡社番大喜,自以收捕為功,

繞出吞霄山後,日有擒獲。官軍攻其前,卓霧等大敗,將逃入山,岸裡社番於道 設伏,擒卓霧至縣城。

從此開始「岸裡大社」廣為人知。

康熙五十四年(1715)岸裡社由「生番」歸化為「番」,

岸裡社阿穆因屢建奇功,福建台灣府諸羅縣正堂加三級周鍾瑄氏給岸裡社阿穆信 牌,任為該縣

第一代總土官,第二年岸裡社頭目阿穆請墾貓霧拺(台中)之野, 諸羅縣正堂周鍾瑄許之,

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一月初九,諸羅縣正堂加一 級周鍾瑄曉諭岸裡大社將「東至大山,

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北至大 甲溪,東南至阿里史,西南至拺加頭地一帶壙平草地,

給岸裡大社穆等前去耕種」 。

 

康熙間,其阿穆(亦作阿莫)嘗協助清軍敉平平埔族通宵社之番亂,遂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被封

為岸裡九社第一任總土官,其家由是發跡。

十八世紀岸裡大社的興起,與其第三代頭目潘敦仔有密切的關係。

潘敦仔為潘家第三代土官,後來且同時兼任岸裡社第一代總通事。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之役,潘敦仔與通事 張達京率岸裡社眾守禦大肚溪,擔任官兵嚮導,

並蒙清廷賞賜六品功職。

迨雍正十年(1732),潘敦仔協助清軍敉平清代最大一次平埔族番亂,

即大甲名西社首魁林武力連接樸仔籬社之變亂,因功奉詔入京陛見,獲雍正皇帝賞賜御衣,

並賜號「大由仁」。

此項殊榮,為清代歷任各族土官絕無僅有之恩典,由是知名。

乾隆五年(1740)賜以潘姓。

 

乾隆二十三年,潘敦繼張達京任岸裡九社總通事一職,經營山區墾務暨處理漢番之間糾紛,

獲並呈報官府招佃開墾「東至軍工寮,西至渡頭山嘴車路,南至河埔,北至大甲界交界」

的后里台地部份岸裡大社的土地因而增加了許多。

乾隆三十六年(1771)潘敦逝世,葬於大社楓仔林,後遷葬大社潘家墓園。

岸裡社自雍正三年(1725) 至乙未割台(1896) 間共經歷23位通事,

除第一任通事 張達京為漢人外,其他例任通 事均選擇識字的岸裡社番擔任。

據最後一任通事潘永安(1891~1896任期)的記載,該社群有岸東社、岸西 社、岸南社、西勢尾社

、蔴裡蘭社、葫蘆 墩社、崎子腳社、蔴薯舊社,翁仔社等九 社。

除了蔴薯舊社在大甲溪北之后里外, 其餘皆在溪南。

其名下之田產極多,分布於今神岡鄉與豐原市一帶,年收租穀數千石,富甲一方。

根據大社潘家的世系,上起一世潘睦(敦‧阿答眉)下迄十二世子孫

其次有第二代阿藍(后那‧敦),其三有第三代敦仔(敦‧后那), 接續為第四代

潘士興(馬下六‧敦),第五代潘春文(阿四老‧德秀),第六代潘 纘華(后六‧阿四老)……

,一直到第十代潘啟南,下迄第十一世作者潘稀祺止

大社潘家在當地已繁衍了三百多年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