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族的分布原以今天豐原、神岡一帶為主,北起大甲溪岸,南迄今日潭子鄉,東達今日東勢一帶,

西至大度山。根據張耀錡的「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將岸裡大社分成九社,是為大社、岸西社、岸東社、

岸南社、西勢尾社、麻里蘭社、翁仔社、葫蘆墩社、岐仔社,另外再加上阿里史社、樸仔籬社、掃涑社

、烏牛欄社,共計十三社。

巴宰族可以說是中部最活躍的一族,而其中又以岸裡社為主,因為屢建軍功,清政府不斷賞賜,

故岸裡社幾乎成為巴宰族的代名詞,而協助清政府平「吞霄之亂」的就是以「阿莫」為土目的岸裡社。

因為平亂有功之下,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獲准開墾巴布薩之野,此地幾乎囊括大甲溪南側平原。

至此之後,凡有叛亂,岸裡涉族人皆會挺身而出,為清政府效力。

因而在康熙六十年,敉平朱一貴之亂後。清政府即賜阿莫六品頂戴在案。

之後更是受到清政府的寵幸,乾隆二十三年,岸裡社首度賜姓「潘」。

乾隆三十五年更由皇帝親自召見潘敦(阿莫之孫),受「大由仁」名。

從此「大社」一詞不脛而走,而岸裡社也達到甚至是漢人都望塵莫及的殊榮……

這期間有個重要的人物便是– 張達京(1690-1724)。

康熙五十年(1711) , 祖籍廣東潮州府大埔縣的客籍漢人張達京渡海來台,輾轉來到台灣中部地方。

張達京先是居於彰化,後來跑到大甲溪南岸的平埔族岸裡社經商,與岸裡社頭目阿穆過從甚密,成為好友。

是年 , 巴宰平埔族岸裡大社的社民,飽受瘟疫的侵襲,頗有死傷,張達京熟練中醫,以草藥為社人治病。

社人感激涕零之餘,阿穆賜以女兒為妻,張達京成為番仔的駙馬,俗稱「番仔駙馬」。

雍正元年(1723) 岸裡社歸入彰化縣,番漢紛爭時有所聞,清廷需要幹練人士奔走協調,

遂舉張達京為岸裡社第一任通事。

張氏既是官方通事,又是岸裡頭目的駙馬,人又精明幹練,很快就成為岸裡九社的重要人物。

雍正九年至十年間,大甲西社番先勾結樸仔籬社等八社倡亂,後又勾結沙轆 (今沙鹿鎮) 等十餘社

起亂事,當時官軍追討渡大甲溪,三番乃遁走日南內山,

張達京與岸裡社勇分路追擊,直搗巢穴,擒頭目,平亂事,雍正皇帝嘉其功,

賜七品京官銜,並欽頒御衣一襲。

康熙五十四年(1715),在張達京的策畫之下,岸裡社人阿穆向諸羅縣請准委任擔任總理各社事務的土官。

康熙五十五年(1716)阿穆率岸裡五社向清朝政府表示傾心向化,願同熟番一體內附。

當時官方文獻登錄的岸裡五社共有442戶,男女老幼3368人。

阿穆向清朝政府表示歸順內附之後,還同時要求請墾大肚山外的土地,其範圍

” 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北至大溪,東南至阿里史,西南至拺加頭”。

以今日來看,其請墾的土地大致是:東到豐原丘陵,西至大肚台地山頂,北到大甲溪,

南面則大致從頭汴坑坑口斜向西北經北屯、西屯、水崛頭直上大肚山頂,

含蓋台中市以北之台中盆地之廣大草地。

張氏初至台中平原,以此地廣闊卻雜草叢生,荒蕪閒置,至為可惜,

惟土著族人大都狩獵為生,缺乏經濟觀念,張氏乃教化耕作,興修水利,坡荊斬棘以啟山林,

因而日後閩粵移民大批湧至,奠定今日大台中繁榮的基礎。   

張氏先與社番訂立墾約,以割地換水方式取得土地權,更邀同漢人出資開鑿葫蘆墩圳,從樸仔籬口

(即今石岡水壩西南處) 築埤引進大甲溪水,圳長四十餘里,凡千餘甲盡蒙其利,不但荒埔變為良田,

而且稻作亦豐收,葫蘆墩米因而聞名海內外。

如此數十年下來,張達京成了中台灣的首富,

其所組織的「六館業戶」邀集該區域的有錢人一同投資土地開墾事業,

遍及大台中地區,包含台中市、豐原、神岡、大雅、潭子等處。

甚至西達海線的清水,南邊直到彰化市、芬園鄉,都有他名下的土地。

其後發生多起通事侵入番界開墾之弊案,甚至串通生番出草害人。

清廷遂整肅一些勢力過大之漢人通事,張達京乃被革職,並遣送回籍。

死後葬於南屯 , 據說其墓仍在……

為紀念此一當年開拓先賢,里人特在社口萬興宮 (今神岡杜南村 ),奉祀皇恩特授功加副府

張公達京之長生祿位 ; 其在翁社里的舊宅 萬選居亦妥善被保存,讓人永懷其甘棠。

曾任台中市議長、市長、立法委員的張啟仲,就是他的後裔……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