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姜」這個姓氏,是近兩三百年前才出現的,背後有一段飲水思源的報恩故事。

根據范姜姓族譜紀載 :

范姜殿高的祖父早逝,祖母雷氏無力扶養二子,即文周、文質,於是改嫁姜同英為妻。

因二人均蒙姜同英鞠育成人,范文質長大成人後為感念姜同英的養育之恩,遂將其五子均冠上

范姜複姓,一是感念繼父的恩情;二為表示自己不忘本,為范家的血脈,

至此而後,范姜此一姓氏便成為今日范姜家族之濫觴。

乾隆元年(1736),范文質的二子(范姜殿高)隻身來台,就在新屋此地開墾,後來其餘的四個兄弟

也陸續來台定居新屋,成為世界華人的「范姜之源」。

范姜家族就開始在台灣繁衍其脈,成為獨有的姓氏,世界上所有姓范姜的人士,皆出自新屋。

清乾隆元年(1736)十一世祖范姜殿高,自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公平墟庵東獅子嶺大壟口渡海來臺,

在昔日稱淡水港的新竹南寮登陸,言海岸北上,抵上莊子(現今新屋鄉東明村)一郭姓人家暫住,之後

往內陸尋地開墾,時路無大道,荒煙瘴氣,文物混沌,時有番族匪徒出沒,野獸毒蛇遍地。

范姜殿高經細心考察選定新屋地區開發,然人手不足,難以成願,遂於乾隆二年重返原鄉,向雙親稟明,

並邀三弟殿發、四弟殿張同來台灣開墾,時長兄殿榮因需奉養年邁雙親及照料年幼五弟殿爵,仍留大陸,

然三兄弟赴台,母親張太夫人因日夜思念三子成病,於乾隆四年,與世長辭。

殿高、殿發、殿章昆仲三人抵台後,胼手胝足,披星戴月,克勤克儉,蓽路藍縷,披荊斬棘,

開荒拓土,已奠子孫基業,其範圍權益之廣,以新屋為中心,東至楊梅(營盤腳)、北達觀音鄉

(泉州屋大掘坑)、南繞社子溪、西抵石盤嶺等界地,總面積有三千八百餘甲。

乾隆十六年(1751) 范姜殿高並以姜勝本號的名義向清朝官方申請墾照,開始了拓墾時代。

殿高三昆仲,完成以新屋為中心的基業後,遂於乾隆廿三年,聯袂返回廣東省海豐縣原鄉,

接雙親及大哥、小弟來台相聚,然當時交通不便,通訊不易,當昆仲抵家後始知雙親過世多時,

只好把大哥殿榮、五弟殿爵接到台灣新屋定居,共守基業。

幾年後由於產業龐大,兄弟分產管理,長房殿榮分甲頭屋一帶,二房殿高分上莊子一帶,

三房殿發分東勢一帶,四房殿章分北勢地區,五房殿爵則分后湖塘一帶。

之後又因其他客觀因素,遂漸有族人往外遷移,

如大房遷往花蓮、台東、彰化、苗栗,幾乎全省都有,

三房則移往楊梅地區,五房則移往新竹縣橫山、寶山、竹山、湖口、新豐及台北蘆洲。

開墾有成的范姜族人於咸豐四年(1854)興建祖堂,其後陸續起造不少大厝,當地人引為盛事,

以客語稱其為「起新屋」「新屋」便因此成為當地的地名,沿用至今。

至今仍保留數棟三合院古厝, 美輪美奐 , 為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 ……

日治時期成為新屋庄內的重要性家族,受到當時日本官方的重視與尊崇,而委以官職協助治理新屋庄。

由於其地方勢力,因此日本當局將其家族之菁英份子歸於官紳階級而予以表揚,此舉促使范姜家族

由清末的業主身分轉型為政治世家。

日治時期裡,范姜家族的經濟發展層面中,以第三房懷鎮公派下的子孫發展最佳;

教育、政治與社會網絡的建構等方面,則以第三房俊雲公派下的子孫表現最為出色;

而第四房的表現則全繫於范姜水雲此一房支

1905年范姜騰曾擔任新屋區庄長  , 因其子范姜羅的建議而建立楊梅壢公學校新屋分校 。

之後在任內分別建立:新屋公學校大坡分校、大坡公學校 崁頭厝分教場。

光復後臺灣工商業發達,由於國民政府施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導致社會結構改變,

范姜家族因政策的實施而導致土地鋭減,范姜姓族人開始大量外移,第二次遷出者更多,

由農村往城市集中,如臺北地區。

目前約有一百八十餘戶,中壢地區也有百來戶人口,台中市、高雄市,亦有不少范姜族人,

而因留學或投資的,遷往國外日本、美國、加拿大、香港,也逐漸增加,總之凡范姜複姓的

均來自新屋之後裔。

而新屋地區也以二房、三房、四房較多。總人口數則以第四房為最。

戰後初期,地方選舉實施之前,

第一、二屆新屋鄉長係鄉民代表間接選舉,分別由范姜羅、范姜德擔任。

地方選舉實施後,第一、二屆新屋鄉長皆由范姜德擔任。

第四屆鄉長則由范姜新鰲出任。

范姜家族透過多元的方式,逐漸與地方社會緊密結合,促使范姜家族得以歷經百年後,

仍得以繼續擴展其社會影響力。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