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何氏姓源考略」記載: 1978 年戶口普查資料顯示台灣何氏人口總計144,503人。分布最多之五縣市

順序:第一位是台北市 20,957人﹝士林、內湖佔多數﹞。第二名的則是嘉義縣 16,059人﹝其中民雄最多﹞;

其次是台北縣 ﹝板橋、中和﹞、台中市 ﹝西屯何厝﹞、台中縣 ﹝沙鹿、潭子墘一帶﹞。

其中散居於士林及內湖一帶的何氏人口中 , 何士蘭家族是其中頗具有代表性的 …..

按 : 何士蘭原籍詔安縣,乾隆六年(1741) 率同縣人來台開墾,居本鎮內雙溪,墾地擴及平頂、菁礬、

內雙溪、大直北勢湖、內湖等地。何氏樂善好施,今基隆市慶安宮,即媽祖廟前後左右之土地,皆何氏捐獻,

以時值論,當在數千萬之以上。

祖籍「 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下西山橋仔頭 」的何士蘭,字苑卿,乳名逢生;生於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年 ,卒於乾隆四十四(1779 )年,得年五十八歲。育有三子:玉釵、玉振、玉繼。

依據 《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記載:

「 …芝蘭一堡之大直、北勢湖、內湖等地,亦於乾隆初年,由何周沈三姓開墾。嗣後,周沈二姓窮於

經營,全歸何姓,後由何士蘭開墾。… 」 ;

依《內湖庄庄勢一覽》中的〈沿革概要〉篇內,也敘述到士蘭於乾隆六(1741)年,前來內湖庄開墾;

再依《民俗臺灣》刊載,介紹士蘭:「 漳州府詔安縣之人,乾隆六年,率領同縣人來此地,構築住宅

於今內雙溪,開墾坪頂庄、菁礐庄、內雙溪庄及內湖庄。 」

如此得知,何士蘭正值弱冠之年,即結伴遠渡重洋,前來士林、大直與內湖等地拓墾。

內湖庄的落腳處,則擇居於港墘。

從何士蘭逝世於乾隆四十四(1779)年之後,到嘉慶十五(1810 )年止,計有三十一年;

期間繁衍至第三代裔孫,家族墾業已出現經營不善跡象,後代子孫因而分其家產,各奔前程。

根據 《韓何藍氏族譜》內之〈何士蘭祖來臺系紀略〉篇,記載:「

…港墘為來臺高祖發祥地也…,因後裔懶惰不力教育疏荒,以及經營不週,以致祖產無增,

反乃家產退盡;挨至日本領臺時,僅存祭祀公業而已;將持續至光緒二十九年(明治三六年)時代,

有不肖後裔將存置在之公業變賣如洗,… 」

另由何氏後裔,也曾講述到其上代祖先,因吸食鴉片惡習,而把廣闊的家產都變賣。

目前,內湖何士蘭家族,設有「何三合」、「何玉振」及「何東勝」三個祭祀公業,

地址置於內湖區內湖路一段 575 號五樓。

何家的裔孫,分布於內湖、士林和基隆地區;

在1960 年,其家族曾統計裔孫人數,約有六十五戶,男丁數二百五十餘人;派下以第二房

裔孫人丁最興旺,次為第三房,大房則殿後。

基隆慶安宮〈沿革〉篇內,刊載: 『 …嘉慶二十年(1815 ),地方人士發起籌資創建「慶安宮」

,由七星郡下內湖庄何蘭( 即為何士蘭 )大德奉獻部分土地,此為慶安宮之始 …』;

今慶安宮左側尚立有「 獻地主何士蘭 」石碑乙面。

士林芝山巖惠濟宮旁的攬古園內有保留了一對何士蘭所奉納的石柱一對

資料顯示何士蘭已移葬於基隆天外天何氏墓園之中……

日治時期士林一帶的何姓一族也頗有發展 :

何慶熙自幼好學,夙舉秀才,善詩文兼工書法。曾任士林街、庄、區長等職十餘年之久。

何我熙(炳奎) 設帳授徒,造就人材甚多。曾擔任慈諴宮改築主任委員 ; 其長子何開泰,曾任

林本源支配人,次子何開盛係本鎮之名醫,三子何開洽,在美國為醫學博士等等。

今士林老街上仍保留一棟巴洛可風格的何家醫院建築應與此有關 ;

由此可見何姓在士林一帶同樣具有極大的勢力

不知此一家族與何士蘭是否有所關聯 ?

老婆家族本姓為何, 據說其祖父來自於士林(今天母一帶) , 日治時期移居基隆後入贅於張家 ,

遂為張姓 ; 由此淵源看來, 與本篇所述之家族或許有些關聯 ?

只是無從探究 , 也無法查證….

不過看來 , 此區的何姓先祖應同樣來自於詔安一地吧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