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一地原來是平埔族「大浪汞」(或稱巴浪汞)社的居地。十九世紀前期,來自福建省泉州同安縣

的移民人數漸多,遂在圓山與淡水河間建立起一條東西向的街道(今哈密街),稱「四十四坎」,

東起保安宮(主神保生大帝,源起同安縣),西邊的終點可能為和安宮,並運用淡水河經商,這個地區

一般就稱為「大隆同」或「大龍峒」。

大龍峒的發展並不若艋舺或大稻埕興盛,但仍然是今日臺北市發展的初起地區之一,

談及臺北市發展史,不能忽視大龍峒。 大龍峒向來有興盛的文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屬陳家。

陳家祖籍為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五都登瀛社灌口保灌口墟大井腳,

渡台始祖陳文瀾渡台之初,卜居於淡水,以醫行世,並沒有立刻覓地開墾,等其安定下來後,

他的三個兒子,才先後分別渡海來臺。

其長子陳遜言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渡臺,時年二十歲,次子遜朗與三子遜陶分別於

嘉慶四年 (1799)、嘉慶五年(1800)渡臺。

之後,長子陳遜言遷居大龍峒,經營船頭行、料館等生意,當時人目之可與林本源相匹敵。

陳遜言以「悅記」為公號,又分別替孩子設立「小公號」,依各房分恭、寬、信、敏、惠等記。

陳遜言於嘉慶十二年(1807)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道光十二年(1832)建「公館廳」。

除此之外,陳遜朗於嘉慶十五年(1810)建公厝於瓦筒厝;

陳遜陶則卜居中庄子,

其長孫陳樹藍 中舉人後在同治十三年(1873)建「陳謙記公厝」於今酒泉街。

 

陳維藻 (?─1837) 字鳳阿,陳遜言長子。少時入泮,為鄭用鑑 門人,以文學負重名,

與弟維英並有名庠序間。道光五年(1825)舉乙榜,赴禮闈不第歸。 課弟之餘,喜獎掖後進,

一時操觚譚藝之士,相競奔走門下,人以宗主尊之。

道光十五年公車再上,途次姑蘇,不幸染疫而卒。

陳維英(1811~1869)從小即由其長兄陳維藻提拔就學,師事多人,文名大顯。

道光十七年(1837),臺灣道姚瑩錄取陳維英為「廩貢」。道光二十五年(1845)被福建巡撫

劉鴻翱派任到十閩首邑福州府閩縣為教諭,時年三十五歲。

咸豐元年(1851),臺灣道徐宗幹舉為孝廉方正;咸豐九年(1859)鄉試中舉,

授內閣中書。 返台後掌教仰山、學海等書院, 化育後進之士不計其數。

嘉慶十二年﹝1807﹞長房陳遜言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乾,即今日的「陳悅記祖厝」。

以族人陳維英為閩縣教諭,仰山與學海書院院長,生平作育英才,弘揚文風,名重當時,

地方人士以老師府稱之。

大龍同陳家後世人才輩出,代不乏人,科舉之盛,甲於淡水,

計中式舉人除維藻(遜言長子)、維英(遜言四子)外、尚有樹藍(二世祖遜陶之長孫),

秀才有有維藜(遜言次子),維菁(遜言三子)。

貢生有維藝(遜言六子),侑生有鵰升(維藻長子)。

庠生有鶴升(維藻次子),鵷生(維藜三子),鷹升(維英長子),鳶升(維英次子),

鷥升(維菁次子),曰佺(維菁長孫),曰倬(維菁三孫),曰伊(維菁七孫),

樹芬(樹藍弟), 耀巖(樹藍長子),耀崠(樹藍五子),

明經進士則有植純等人。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陳氏先祖為福建泉州同安登瀛人,

文瀾公乃渡台始祖, 於乾隆四十五年﹝1783﹞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始創家業。

陳文瀾家族遂有登瀛陳氏之稱 ,

其家族勢力在北台灣實佔有相當的分量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