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坊(14921563),字存禮,又字人翁,號南禺外史。晚年更名道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科浙江鄉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二甲進士,任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

因吏議謫通州同知,免官歸里。豐坊博學工文,然而個性狂妄怪誕。其父豐熙在大禮議中堅守禮法,遭遣戍福建。

豐坊居家貧困,欲效仿張璁、夏言等以片言求得顯貴。

嘉靖十七年(1538),詣闕上書,請建明堂,又稱宜加獻皇帝廟號稱宗,以配上帝。世宗大喜,並採納實行。

時人皆惡豐坊違背父志。次年,豐坊又進《卿雲雅詩》一章,詔付史館。

然而豐坊待命多時,最終沒有得到進擢,只得回鄉。晚年窮困潦倒,寄居於寺廟,病逝於僧舍

出身藏書世家,其家藏書起自北宋。宋南渡後,曆元迄明,代有聞人,收藏愈富。

豐道生繼承祖業,曾出賣田地千余畝,全用於購買法書名帖。其家“萬卷樓”處於馬園巷。

累藏圖籍數萬卷,有唐賀秘監《千字文》、《孝經》、《龍瑞宮記》和許多宋元珍貴刻本、抄本、碑帖,乃海內墨寶。

惜性怪僻,只知買書讀書,不理家業,加之治學欠嚴謹,景況日衰。

晚年心疾多病,窮困潦倒,藏書管理鬆弛,所藏宋版書與珍貴抄本為其門生之輩及鄰里竊去者幾乎十之有六,餘存無幾。

善於書法理論,「五體並能」,有「書學淵博」之稱;亦善於臨摹前代書法,幾乎可以亂真。

書法最擅草書,腕力極健。工於篆刻,自成一家。書法代表作有《逍遙遊》、《草書七絕》、《自書詩》等。

《書訣》

 昔人傳筆訣云:雙鉤懸腕,讓左側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後。

論書勢云: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如折釵股。

雙鉤懸腕者,食指中指圓曲如鉤,與拇指相齊而撮管於指尖,則執筆挺直;

大字運上腕,小字運下腕,不使肉襯於紙,則運筆如飛。

讓左側右者,左肘讓而居外,右手側而過中,使筆管與鼻准相對,則行間直下而無攲曲之患。

虛掌實指者,指不實則顫掣而無力,

掌不虛則窒礙而無勢;妙在無名指得力,三指齊撮於上,而第四指抵管於下;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意

前筆後者,熟玩古帖,於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纖穠,蘊藉於心,臨紙瞑默,豫思其法,隨物賦形,各得其理。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則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則如壁坼:言佈置有自然之巧也。

指實臂懸,筆有全力,擫衄頓挫,書必入木,則如印印泥;言方圓深厚而不輕浮也。

點必隱鋒,波必三折,肘下風生,起止無跡,則如錐畫沙;言勁利峻拔而不凝滯也。

水墨得所,血潤骨堅,泯規矩於方圓,遁鉤繩于曲直,則如折釵股;言嚴重渾厚而不必蛇蚓之態也。

古人論詩之妙,必曰沉著痛快。惟書亦然,沉著而不痛快,則肥濁而風韻不足;痛快而不沉著,則潦草而法度蕩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則曠達,毅則嚴重。

嚴重則處事沉著,可以托六尺之孤;曠達則風度閒雅,可以寄百里之命;兼之而後為全德,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書有筋骨血肉。筋生於腕,腕能懸則筋脈相連而有勢,指能實則骨體堅定而不弱。

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

右軍用筆內擫,正鋒居多,故法度森嚴而入神;子敬用筆外拓,側鋒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伯高、魯公皆言大字運上腕,謂徑尺以上也;小字運下腕,謂徑寸以內也。

若徑丈以上,如文信公魁字,人必立起,以一身全力自肩及肘運,則以五指齊撮墨池之端,似握鐵塑畫沙泥,

使手離紙三尺,然後八法完整,左右無病。

若字三寸至於五寸,可以端坐而書,亦必運肩及肘之力,使手離紙尺許,所謂上腕也。

其徑寸以內,

如《蘭亭》、《乞假》、《金丹》,小而《姚恭公》、《化度寺》、《宣示》、《力命》、

《憂虞》、《樂毅》、《方朔》、《黃庭》、《曹娥》,細而河南《陰符》、法暉《塔經》,

則運自肘至掌之力,亦必手離紙三二分,所謂下腕也。

竇蒙《書賦》慨以五指包管為言,則徑寸以內,不以三指撮管於上,不以無名指抵管於下,不面幾端坐而書,

顫掣傾側,筆且墮落,點畫……..  子瞻反此,乃曰:執筆無定法,大要虛而寬。

由不能虛掌實指而肉必襯紙,故其遺跡扁闊肥濁,猥俗可厭,不惟自誤,抑且誤人。

世傳《學古編》云:作篆宜單鉤。

夫單鉤,則顫掣攲邪,寒酸枯燥;真行且不能,況於篆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