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與臺灣血緣相承、語言相通、民俗相習,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據安邑海外同鄉會引證,在《臺北二十五姓族譜敘例》中,有十姓源于安溪,即《清溪陳氏族譜》、《佛耳山詹氏族譜》、

《岩嶺王氏族譜》、《古瀨葉氏族譜》、《虞都許氏家譜》、《魯國顏氏族譜》、《武功周氏族譜》、《仙景李氏族譜》、

《安平高氏族譜》、《虎邱林氏族譜》。

昭和二(1926),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當時安溪籍在臺灣者共有44萬人,

主要分佈在臺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東、花蓮、澎湖等地,尤以臺北居多,約占該地區漢人總數30%

據有關資料考證,1990年,安溪籍鄉民在台已達200多萬人,占臺灣省總人口1/10強。

安溪鄉民移居臺灣始于明朝萬曆之前。《臺灣通史》載:

曆更五代,終及兩宋,中原板蕩,戰爭未息,漳泉邊民,漸來臺灣,而以北港為互市之口。

至明代後期,移居臺灣迅速增多,

明萬曆年間(15731620),龍門榜頭白圭移居臺灣旗後(今高雄市),蓋寮捕魚。

明崇禎元年(1628),鄭芝龍歸順明朝,又遇福建饑荒,在福建巡撫熊文燦支持下,先

後招募泉漳一帶饑民數萬,到臺灣西部墾荒。

清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收復臺灣,安溪明末進士李光龍積極反清複明,不少安溪人投奔鄭成功麾下,

這時期泉州市各縣就有20多姓的族人移民入台,安溪鄉民在其中就有10多姓。

康熙二十二年(1683),大學士李光地保薦施琅平定臺灣,又有不少安溪人相繼移居臺灣。

安溪地名的起源和含義,少部分在志書、族譜有文字記載,絕大部分是流傳在群眾的口頭上和記憶中,必須加以

收集整理,總結出其歷史性和規律性。

在普查中發現,有以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命名的,有以始祖姓氏命名的,有以宗祠、寺廟名稱命名的,

有以名人題字、題詞命名的,有以物產命名的,有以民間傳說命名的等。

安溪地名一般以方言命名。

方言由古代漢語分化而來,因此,安溪地名與閩南一帶以及台灣的地名有許多共同點。

如山前、嶺後、上街、下村、高山、下洋、西坪、南坑之類地名,在閩台各地都有。

在構詞方面是共同的,山名常用尖、頂、侖、岩,村名常用厝、埕、坵、埔、阪、墘等。

又如安溪地名中,比較廣闊的鄉村或有大片田地的地方都稱洋

安溪一些地名字形、字音相同,而含義不同,臺灣一些地名也是如此。

比如:湖,在閩南話中一般指湖泊,但也有山間窪地或小盆地的含義,

這種情況在台灣也可以發現…….

安溪人移居臺灣後,拓荒墾殖,在聚居地建立了村鎮。

清乾隆十年(1745)先後數十批泉州人入墾木柵(今臺北市木柵),使木柵成為安溪人聚居地區。

道光年間(18211850),艋舺的商店和住家有四五千戶,除淡水河 東岸是三邑人的天下外,其他區域則以安溪人居多。

乾隆年間(17361795),不少安溪人聚集在臺北樹林鎮大量釀造老酒,銷往臺灣各地。

嘉慶年間(17961820),聚居臺北三峽的安溪人已在三峽建寮熬樟腦,其中沈鴻傑為佼佼者,年產上萬擔,獲得巨利。

《臺灣通史》也記載:

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安溪人沈德墨入台後,看到臺灣雖種蔗,由於制法不善,糖產量不高,

於是從德國購來機器,開辦機制糖廠,發展臺灣制糖業。

 同治元年(1862),英商德記洋行 自安溪配茶種,貸款勸農種植,產品收購銷往國外。

嗣後,安溪人王水錦、魏靜相繼赴台,在臺北南港大坑(今臺北市南港區) 從事包種茶研究、推廣,

使臺灣茶業進一步發展,至清光緒十四年(1888),臺北茶葉外銷量達6785餘噸。

其中的茶農、茶廠的工人基本是安溪人,茶商亦以安溪人及泉州人居多。

嘉慶十五年(1810),王德學在鹿港開設珍源茶行;道光年間(18211850),王團字在鹿港開設王茶春茶行,

白近英在基隆開設捷盛茶莊;清光緒七年(1881),王安定、張占魁在臺北大稻埕合辦建成興茶行,收購包種茶

運回廈門加工,銷往東南亞。

明治三十七年(1904),張迺妙、張迺乾兄弟引進故鄉安溪鐵觀音茶苗在臺北木柵樟湖山 (今指南山)種植成功。

至清末民初,木柵鐵觀音已蜚聲臺灣島內外。

民國時期,王金安、蔣池、王澄清、王德在臺北分別開設錦春茶行、峰圃茶行、王有記茶行、香茗茶行已相當著名。

日治期間,安溪人林尚志創立著名商號,大正六(1917)創建協立商號。

近代,安溪人在臺灣陸續出現一大批大中型企業集團公司,

舉其要者如王永慶、王永在兄弟創立的台塑集團,林挺生創立的大同集團,許勝發創立的太子集團等。

臺灣安溪人聚居的地方,其傳統節日、婚喪喜慶以及生活習慣與安溪故土一樣。

移居臺灣的安溪人,帶來了祖籍地族譜、神主、宗教信仰,

台灣一地, 僅清水祖師廟就達100多座。

就是最明顯的事實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