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道光五年(乙酉)陳騰蛟榜:臺灣府蔡際會、劉捷高、淡水廳張建邦、臺灣許捷標(同安人。丙戌進士)、嘉義王朝祥(同安人)。

           道光八年(戊子)何聯上榜:臺灣府何安邦、黃安邦、臺灣曾必中、嘉義張連捷。

            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陳六書榜:臺灣府林秋華、臺灣郭崇通、鳳山阮朝魁、嘉義張秉忠。

 

民雄興中村是由昔日的江厝店、江厝仔、劉竹仔腳、義橋仔、客人莊等合併而成。

義橋仔劉姓一五八世祖劉王崗,在檳榔宅﹙今義橋仔﹚購地置宅,其子、孫三中舉人,光宗耀祖。

從此家道興旺,富甲一方,擁地三千甲。族人、家丁、女僕共一百多人,開飯須鳴鐘告知。

約八十年前,二房阿裕舍﹙劉存養之父﹚大興土木,興建宜人的庭園,以襯托四層的紅磚洋樓﹙今鬼屋﹚,

四樓的門額嵌置「以明賢德」,三樓刻上「兄弟和樂」,藉此期勉子孫。

無奈時代進步,追隨潮流的意向衝擊著劉家。隨著兒子留日, 女眷出入嘉義城,日久,深覺沒水沒電的義橋仔,

不宜長居,於是各房紛紛搬離家園。

從此,義橋仔的劉家日漸沒落,房舍、庭園也風華褪盡。

淒美、鬼怪的傳奇,也以訛傳訛地傳遍全台……..

根據文獻資料 : 義橋仔劉家裔孫中獲取功名的有:

    劉捷高(住義橋莊,嘉慶年間中 )武舉人。 (台灣通志稿中記載為  道光五年(乙酉科) 武舉人 )

 

 劉華寶(住義橋莊,道光十四年(1834) 甲午科)武舉人。

 劉華雲(住義橋莊,道光二十四年(1844) 甲辰科)武舉人。

劉容如 號允裕,因富甲一方,人稱「阿裕舍」。 畢業於打貓公學校(今民雄國民小學),又從宿儒何振猷

研讀漢文,由於聰敏好學,因此精通經史、詩詞、國畫、書法,又深入研究《易經》,漢學造詣頗深。

 

容如個性豁達開朗,與世無爭,又能隨和親切,甚得人望。他雖出身富裕之家,但卻能積極開展事業,一方面務農收租;

一方面又從事商業,在打貓街開設三泰合資會社,經銷稻穀雜糧、水泥、肥料等民生必需品,

把劉家財富推到了另一個高峰。

 

 日治時期,日人仰慕容如的清高節操與社會影響力,派他擔任溪口庄長(相當於溪口鄉鄉長)。

劉容如育有六子三女,長子劉羅生曾任民雄農會總幹事,五子劉存養曾任民雄鄉長 ……

位於劉家洋樓旁的劉氏宗祠 , 也於近年修建 ,

對於出過三位武舉人的宗族而言 , 這樣簡陋的宗祠顯得有些單薄…….

 

雲林採訪冊記載 : 武舉人   何安邦(住打貓社溝腳莊,道光戊子科)。

民雄昔稱「打貓」,係舊時洪雅(Hoanya)平埔族隻打貓社,為當時洪雅族之中樞。

打貓之地名,據日據時期從事山地語研究二十餘載,著名山地語權威,日人安倍明義著「台灣地名研究」書中稱

「打貓為平埔番Taneaw社所在地,打貓係取其台語近音譯字」。

乾隆二十九年(764)設打貓安武局,仍隸屬諸羅縣,轄有打貓東保、打貓南保、打貓北保。

乾隆五十二年因林爽文亂,為諸羅城時官民死守,乾隆特詔錫名「嘉義」,故改隸嘉義縣。

嘉慶十七年(1812)轄內改分打貓東上保、打貓東下保、八貓南保、打貓北保。

光緒五年(1879)改為打貓東頂堡、把貓東下堡、打貓西堡、打貓南堡、打貓北堡。

西昌村舊名竹仔腳莊。因與興中村之劉竹仔腳有所區別,且為何姓先民拓殖聚之地,故一般稱「何竹仔腳」。

清朝時屬打貓南堡; 日治時期改屬打貓支廳打貓區竹仔腳莊,大正九年放屬民雄庄雙援保,

昭和十年改為民雄庄竹子腳區。

光復後,初合併於平和村,民國四十二年由平和村分離,因位於本鄉之西名為西昌。

田中央莊及新莊合併而成。因一片田園圍繞,故稱田中央。

據嘉義縣開拓史記載:自乾隆年間,閩漳平和縣人何元英,卜居於此地累世耕於野。本村清朝時屬打貓南堡。

也適何姓聚集的村落……..

雖無資料佐證, 武舉人何安邦的出身應不出於上述幾個區域 ?

採訪冊另有記載: 武舉人 何東波 ( 住打貓竹仔腳莊,道光辛卯科)。

然而台灣通志稿並無著錄……

 

 

嘉義縣鹿草鄉中寮(舊名張寮莊,日治時代原歸台南縣,現名為「重寮村」)

張家先祖 「張永盛」,下有五子,當地習稱為「張氏五房」,世居於今重寮村東隅

 

清道光七年(1872),張氏二房子孫 「張連捷」,赴福建應試,次年(1873)高中「亞元」、「武舉」,

回鄉自建住所並為其各房建廳及為先人蓋廟,立旗祭祖。

張氏二房所在位置舊名「過橋仔二房」約於現今嘉義縣鹿草鄉重寮村一鄰所轄之內,

由於二房後輩於日治戰亂與疾病所害,男丁所剩寥寥,甚至後代對於房產多有爭端,二房公祠多次

整修且保存不力,後輩子孫僅保留「亞元」及「武舉」匾額、張連捷及夫人畫像,懸掛於古居(供廳),

其他殘存物件為祖廟「聖德宮」所蒐羅,供後代效尤。

 

其他匾額、古物、官轎於歷次參加鄉展時遺失殆盡,官服亦不知去向,僅以畫像陳列於住所(二房公祠,今嘉義縣

鹿草鄉重寮村一鄰八號後方),由於年代久遠,有限的文獻資料僅剩寥寥可數長者們口述所得,豎旗祭祖、彰顯

官威的旗杆座只剩二房公祠右側及祖廟前各一對旗桿座及牌位供人瞻仰,殊堪惋惜。

二房子孫「張連捷」古居(供廳)位置其實位於重寮村一鄰八號後方的七號圍籬內。

祖廟的旗杆座本位於重寮村一鄰八號東側水槽圍牆邊,多年前因鄉公所挖水溝及截彎取直道路將其挖起時斷裂,

今「聖德宮」整修移置於現園區展示。

讚頌「聖德宮」出錢出力之餘,唯並未註明原始位置,為保存古物與祖先文物之憾事…..

實則該旗杆座有一雙,另一座於重寮村一鄰八號西邊保存完整。

此二旗杆座方位正處於二房子孫張連捷立旗祭祖之居所,

後代將其改為「供廳」,雖經日治時代及1995年各整修改建1次,仍然一直保留向南之青龍白虎位置。

 

聖德宮前身為「張連捷」中舉後為其母建造之住所,上代人稱為「祖厝」,面向東。

大房之「供廳」本亦稍有規模,原位於重寮國小老師暨名書法家「張忠良」住家之後方,

然因出入者眾且部份堆積雜物致兩次祝融後終告頹散。

 

14(1749)林先坤與其父衡山公、兄林居震及族叔林欽堂等,自廣東饒平渡海來台落腳中部浦沙(今彰化永靖一帶),

經過三年之後,移墾金山面(現今新竹科學園區一帶), 並於翌年向平埔族潘王春公號租墾東興社圓寶庄(今六張犁),

為客家人移墾台灣之先驅…….

乾隆51(1786)林爽文事變,北路軍攻佔竹塹城之後,進 逼六張犁林家庄,林先坤號召鄉黨族親,組織「義民軍」,

浴血抗戰,保衛鄉土,與清廷壽同春帶領之軍隊 ,內外夾擊來犯 , 收復竹塹城,忠勇護土有功 , 清廷頒賜『褒忠』敕旨

林先坤並為犧牲先烈,拾葬於坊寮義塚,建『義民廟』祭祀亡魂,隨後捐助廟產,以為香火永祀

林先坤膝下六子, 皆一時俊彥,

三子林國寶 , 時任州同知,與鄭用錫共築竹塹城 , 慷慨好義,為「義民廟」首事.

嘉慶年間林國寶與父親林先坤及先祖父衡山公 , 受封三代大夫,故建「大夫第」誌念

道光11(1831), 六張犁的林國寶五子林秋華(繩褒)- 高中武舉人

同治年間[新瓦屋]-林洪香高中文舉人, 為林家的『文武雙舉』

第二年林國寶父子隨即興建「問禮堂」(又稱北帝廳), 與大夫第合稱林家南北雙廳 ;

林氏家族來台之初,有六大世系 , [林家祠堂]即為六大世系共同之六屋祠堂 , 現今地名六家即源於六屋

嘉慶年間,林國寶、林秋華父子赴葛嗎蘭冬瓜山 (現今宜蘭縣冬山鄉) , 墾 拓田園400餘甲, 也算是開墾宜蘭之先驅

耕讀傳家,崇尚禮義, 為林家教育子孫之本.勤奮克苦,

設置烝嘗,為林家祭祀祖先、管理祖業及累積財富之基礎,

因此林家人才輩出,前新竹縣長林保仁、前縣長與省政府主席林光華、前任新竹市長與現任省政府主席林政則

等人皆源出六屋,各級民意代表、鄉鎮級首長 , 乃至各行各業,頭角崢嶸者 , 難計其數

 

 林秋華武舉人之旗桿座仍立於大夫第前…….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