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臺灣府劉華雲、臺灣府葉成勳(同安人)、嘉義郭履祥。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淡水廳鄭大經、葉長青、臺灣縣林清玉、嘉義張良謨。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嘉義陳輝中、賴啟明。

嘉義縣打貓庄檳榔宅(今義橋仔) 劉家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 祖先劉王岡因家道不振,生計困難,

自斗六大崙遷居到打貓庄檳榔宅,務農為業,其子、孫三中舉人,光宗耀祖。

經過五代的努力奮鬥,勤儉持家,直到劉容如的父親劉耀章時更成為當地大地主。

從此家道興旺,富甲一方,擁地三千甲。族人、家丁、女僕共一百。

劉家三位武舉人分別為 :

 

劉捷高  道光五年武舉人 , 劉王崗之子,其餘資料不詳。

劉華寶  道光十四年甲午科武舉人,劉王崗之孫,劉捷高之子其餘資料不詳

劉華雲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武舉人,劉王崗之孫,劉捷高之子其餘資料不詳。

(台灣通志稿誤植為劉雲華)

 

 

劉容如畢業於打貓公學校,從宿儒何振猷(前嘉義縣長何茂取之父)研讀漢文,

由於聰敏好學,因此精通經史、詩詞、國畫、書法,又深入研究《易經》,漢學造詣頗深。

日治時期,各地庄長均為官派,日人慕其清高節操與社會影響力,派他擔任溪口庄長。

任職期間,勤政愛民,深得民心。由於昔日民生疾苦,生計困難,很多人繳不起戶稅,即自掏腰包,悉數代納,

贏得溪口地方人士的讚揚和感激。

今民雄大士爺廟內,仍供奉其牌位,可窺知一二。

 

昭和四年(1929),劉容如在義橋鳩工庀材,興建一幢巍峨雄壯的三樓豪華洋宅,全部共十大間,

在當時來說可謂宏偉建築,三代同堂,共享天倫。

 之後,劉家因為經商移居民雄街上,華宅因久無人管理,日漸荒廢 ;  最後不意訛傳為鬼屋。

 

劉容如育有六子三女,長子劉羅生曾任民雄農會總幹事,五子劉存養曾任民雄鄉長 ;

其餘後代賢良輩出,散居於國內外各地。

 

 

下營地區的賀建村,原稱「麻豆寮」,顧名思義即原為麻豆社人所居之地。

因郭姓為漢人開發麻豆寮最早墾民,因此取其第一代祖郭賀之名,將其所建立的庄頭名為賀建村。

聚落位於下營鄉東北方,東、北面分別與六甲鄉和柳營鄉相鄰。

清代屬茅港尾東保,下轄麻荳寮庄、洲仔庄、火燒珠庄、下橋頭庄。日治時屬下營庄麻豆寮大字,四小字。

光復後設賀建村。

 

 

「麻豆寮」:位在「洲仔」北邊的庄頭,是「福建省彰州府龍溪縣二九都錦湖鄉石美堡寮西社」郭良直父祖三

在此建寮種植胡麻和豆仔,故稱「麻豆寮」。

光復後設村,以「麻豆寮」郭姓第一代「郭賀」所建立的庄頭為「賀建村」,村內設有賀建國小。

 

 

 

位於聚落中郭家古厝前方散落數對旗桿座 , 可知麻豆寮郭家先人或有功名……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共有三人, 即 :

郭鎮壽:麻豆寮開基祖長子,於清治時期高中武舉人。

 

郭德車:麻豆寮開基祖次子,於清治時期高中武舉人。

 

郭天源:麻豆寮開基祖三子,於清治時期高中文舉人。

 

再對照光緒二十年略成的台灣通志稿資料 :

道光十七年的武舉人  郭履斌 , 以及道光二十四年武舉人  郭履祥

此兩人極有可能即是前述之郭鎮壽及郭德車昆仲 …….

至於文舉人 郭天源則查無佐證

 

麻豆寮郭家後人郭標(18751911)曾任麻豆寮莊第一保保正、臺南廳茅港尾區莊長、麻豆公學校校務委員

郭睿(18831970)曾任學甲公學校雇員、麻豆公學校學務委員、下營莊役場莊長、下營莊信用組合長、臺南廳區

書記、臺南州協議會會員、嘉南大圳組合議員等。

戰後都任下營鄉鄉長、臺南縣參議員、縣議員等公職。

 

文獻資料記載著淡水廳武舉人  鄭大經  , 其籍在東城外 ,

在竹塹城東門外最知名的當屬位於金山面風空的鄭家…….

鄭家原為廣東嘉應州平遠縣月(熱)水鄉橫樑溪村人,第十三世祖鄭信仁大約在乾隆中期來台開墾,

最早不知落腳何處,只記得一直都在金山面 發展,分兩處居住,一稱上鄭屋(風空)、一稱下鄭屋(柯子湖溪畔)。

鄭家世代在這裡耕作,雖土地貧瘠,仍然耕種水稻,種植竹筍、柚子等。從日治時期到光復之後,長期擔任金山面 的保正、里長。

日治時期鄭家有鄭元保與鄭德春二人擔任金山寺的管理人

直到今天,多數的鄭家子弟仍在金山面 居住,長期以來擁有相當重要的政治影響力。

 

 

風空三面為山,山谷間高度落差很大,每於秋冬二季,季風盛行之時,強勁的北風由東北向西南從柯壢坑口

沿著山谷吹入,風嘯呼號之聲時起,故名風空。

 

另北門鄭家第七世鄭邦泗、鄭邦汀兄弟在光緒年間擁有金山面 的大筆土地。從種種跡象判斷,鄭家與金山面 淵源頗深。

根據《鄭氏族譜》所載,從乾隆起到光緒年間鄭家第六世(德字輩)為止,鄭家人死後葬在金山面 的至少有三十二人。

《新竹縣采訪冊》也提到,在金山面 靈泉寺右側,有鄭氏冷泉別墅。

由這些記載可以確定,北門鄭家很早就在金山面 活動、經營。

 

鄭邦泗在清末時期即擁有三、 四百甲 土地,包含現今之三期土地、坪埔頂、南片排、金山寺周邊土地,

日治以後,製糖株式會社半買半徵收了他們大部份的土地,組成「金山面 農場」,大規模種植蔗糖。

 

雖然鄭氏兄弟仍然保有金山面 部份的土地,但據說之後意與闌珊,沒多久便返回城裡居住。

 

 

昭和6(1931),鄭邦泗由新竹州知事任命為新竹市協議會議員,似乎並未就此沒落。

此外,昭和11(1936),與鄭邦泗同輩的鄭邦統名列金山寺的四名管理人之一。

可見北門鄭家在金山面也是有其一家之影響力。

 

至於這武舉人鄭大經, 不知與前述兩個家族, 是否有所淵源 ?

 

有關武舉人  林清玉的資訊來自於新社山腳里朝天宮的一方碑記……..

 

大穆降移建朝天宮碑記 (1874)

 

擇日書  甘時雍   總理 武舉 林清玉  生員 劉承琪     同治拾弍年弍月     董事  曾宅安  鍾穎興等

 

在新化街役所所在的路口對角, 右側為朝天宮, 左側太子宮

 

兩處均為老廟, 但已經過重修或改建 , 略失其古意…….

新化舊名「大穆降」,相傳古代庄社地形地貌是風水師口中的「八卦蜘蛛穴」,

整個穴位的中心,就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舊名三角湧仔)

自此十字路口向8個方向輻射岀8條交通要道,形成四正方、四隅方俱全的「八卦地穴」。

 

除了「八卦蜘蛛穴」之外,市街的民間信仰宮廟間又形成「七星墜地格局」。

原來,市街內庄社古分8堡,其信仰中心分別為護安宮(王公廳)、北極殿、太子廟、觀音廳、清水寺、武安宮、朝天宮等,

7座宮廟被認為是「七星」,遂有七星墜地格局之說。

 

 

山腳里位居新化區最南端,為東西向長條狀。里名由來係根據主要聚落-山仔腳而來,故名之為山腳里。

該里有占地甚廣的軍事基地,以前由於管制,無法一窺全貌,現在則可自由進出。

特別是木架山,視野廣闊,滿山片野的鳳梨園與桉樹林,近在眼前。

 

里內多數區民為林姓 , 由此推敲 :

在當時能擔任朝天宮總理的武舉人  林清玉 , 大抵及出身於此地 ?

 

 

 

 

上茄苳保生大帝與下茄苳媽袓婆是後壁區兩大信仰中心。

 

古早之時兩方繞境建廟都互有來往,這情形在泰安宮設醮輪流主事碑記中可以證明

但約在一百年前,泰安宮重建之時,上茄苳庒主賴坎拿了化緣金到下茄苳泰安宮助建時,下茄苳頭人廖炭(1881-   

因某些主張和上茄苳頭人賴坎意見相左,最後竟然決裂,從此分道揚

 

台南市後壁區上茄苳顯濟宮位於嘉田村上茄苳

上茄苳及下茄苳所串連起來的道路 , 即是古時候官道必經之路 …….

 

廟中的保生大帝(孫真人)、中壇元帥係康熙31年(1692)由先民賴國永、賴國福等兄弟奉請來台。

最初暫駐於賴國永家中做為護土神明。到嘉慶12年(1807)在現址肇建完成。

再經道光29年(1849)宣統3年(1911)兩次修建,直到民國421953)重建現廟貌。

 

廟中保有兩方匾額 , 可以說明其歷史之久遠…….

 

《保我後生》為道光29年(1849)當過六品官員兼鄉飲大賓賴開發(字良闢)親題掛匾。

 

 《澤被生民》則是咸豐10年(1860)由武舉人賴啟明所叩謝。

 

由此可見,

賴姓在上茄苳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望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