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鄉原名「九芎林」,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以前尚屬土牛溝(漢人與原住民分界)以外原住民游獵之地。

乾隆四十年以後有粵人墾戶姜勝智與劉承豪等,先後向竹塹社通事什班墾批開拓建莊,什班與姜勝智並先後建公館

於九芎林,以為墾務推展的根據地。

芎林地區的開發,是由劉承豪及姜勝智共同努力而成,姜家後來重心移往北埔地區,劉家則繼續留在芎林地區。且

劉承豪不但是芎林地區開發的重要功臣,其子劉里益亦擔任芎林地區墾首,

劉家在芎林地區確有其重要性……

劉承豪家族中,劉承豪與其弟最早渡海來台,後又返鄉攜家帶眷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

若說來台第一代應為劉承豪父親劉儒俊,但其來台期間不長,且劉氏家族的開發多由劉承豪、劉承英、劉承燕及

劉承豪三子里益、伯益、請益等的努力。

劉承豪家族來台至今約為二百六十年,,從劉儒俊來台後的世系亦傳了十二代左右。

由於家族人數眾多,故共分成三大房:里益、伯益、請益。又更成系統發展,其中尤以里益(劉阿別)派下最為興盛。

族人的居住範圍除芎林、新竹等地區外,更分佈於全台。

劉承豪祖籍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桃花村,

乾隆十六年(1751)與二弟承英、承燕渡台於紅毛城上岸,暫居此地。當時,芎林地區另一開墾始祖姜朝鳳父子,

已在此墾耕多年,承豪可能於此時認識二人,埋下日後合作開墾九芎林之契機。

乾隆二十七年(1762),淡水廳同知胡邦翰,實施開荒,將土牛界外尚未開墾之地,全部開放領墾。

等外在環境的影響,劉承豪在前往九芎林地區開墾以前,先於乾隆三十年(1765)由六張犛前往新埔鎮枋

寮開墾,並與當時惠州府陸豐縣大墾戶彭開耀共同開墾六甲山。但因「番害」嚴重,乃在遷至九芎林下山五座屋。

後與林供寰、林體魁合作開墾六張犛及九芎林之交界地。

劉承豪向通事什班取得墾批員山仔溪北黎頭山隘(芎林鄉下山平原)之申請,招募佃戶十八戶,與什班共同開墾,

並建公館等地。此乃劉承豪家族開墾九芎林之先聲。

劉承豪並擔任九芎林地區總理,處理官隘的行政事務。

當時劉承豪已六十出頭,因此墾務工作多由其三個兒子里益、伯益、請益進行。

劉承豪與姜勝智為感謝三山國王於拓墾期間的保佑,於嘉慶五年與地方士紳集資興建,

定名為「廣福宮」,即「廣澤福佑」之意,亦有「廣佈神靈臨下有赫;福緣善慶惠我無疆」之意。

乾隆五十五年(1790),劉承豪死後,劉氏家族的墾業以其長子劉里益主導,

之後亦擔任芎林地區總理一職。

此後又有劉長亮擔任第四任九芎林總理、劉仕樑擔任第六任總理,以及多位劉氏家族成員擁有例授登仕郎、

例授鄉飲大賓、受五品軍功候補赴守府、授六品軍功、例授監生等職銜。

光緒二十一年(1895),由唐景崧、丘逢甲等所創建的台灣民主國,劉氏族人亦曾揭竿起義,

導致日軍進入九芎林地區受到嚴重抵抗,憤而焚毀九芎林公館街。

日治期間,有劉仁超擔任首位九芎林區區長、九芎林壯丁團團長,劉仁鍊擔任就芎林第二任區長及

當時九芎林公學校唯一漢學老師等行政職務。

國民政府來台後,亦指派劉德炃為芎林庄接管委員及首任官派鄉長。

後又有多位人士擔任芎林鄉鄉長、鄉民代表等行政職務。

由此可知芎林劉承豪家族除了劉承豪及劉里益外,

不論是清領時期或是日治時期,

皆有後代延續其對芎林地區的影響力。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