莿桐古稱「莿桐巷」,清以前刺桐叢生,人煙絕跡,先民到此墾荒,建屋成村,因刺桐樹綠布,故取名為莿桐巷。

 

《諸羅縣志》記載著「打馬辰陂」,即源由虎尾溪分支流出灌溉孩沙里,莿桐、饒平厝,直至西螺一帶。

由此可知在康熙年間,已經有相當的開墾地。又乾隆年間,閩人真、張、王等姓開拓樹子腳、頂麻園、湖子內等地。

 

清光緒13年(1887)成立雲林縣,本鄉莿桐、孩沙里、新莊、番子、甘厝劃屬西螺堡,

新庄、湖子 內、 頂麻園、後埔、樹子腳、大埔尾、油車等地則隸屬溪州堡。

 

1898年,實施縣制,隸屬溪州廳、西螺堡、樹子腳區,

日治時期開闢縱貫公路,地方漸漸繁榮,大正九年 (1920) 改為台南州斗六郡莿桐庄,至今成為正式地名。

提起埔仔,老一輩的莿桐人順口就說:「埔仔部」。

埔仔部大家簡稱部內,整片都住姓林仔,沒雜姓仔。林家祖先很早來台灣開墾,早發揮做糖部有錢,

埔仔莿桐四周圍整片土地都是林姓家族的。

 

根據文史資料記載 : 光緒十八年(1892),林本十六歲,經營莿桐一帶數所舊式糖部。

 

乾隆時期雲林地區僅剩溪州保尚可開墾,而當時距離甘厝莊最近的便是溪州保南端,有虎尾溪流經的大埔尾。

在此區多為溪埔地,土壤屬於砂礫土 質,不 宜種水稻 的情況下 ,當林氏兄弟在落腳於甘厝 莊以後, 三房之林串

為了靠近拓墾的土地而遷移至莿桐巷、後又於道光年間搬到埔子莊時,

當時所開拓的田園便是以種植甘蔗 為主。

 

到了 林串之孫─第 16 世的林良時,便善用自耕蔗園優勢在埔子莊 創立 舊式糖 廍,其利潤甚為可觀,

因此,土地的拓墾以及糖 廍的創立使得林家漸成為莿桐南部地區的富有之家…….

 

此外,林良還以「林漳盛」為名創立商號 ,經營米店、布,以及賣鹽。

林本即林良的兒子。

 

 

根據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怡菁的碩士論文—  雲林莿桐西張林家之發展與家族信仰之研究

臺灣列紳傳及大正人名辭典中均曾記載:

「林本,莿桐巷豪族也。富約十五萬元。古來以名家聞於遠近,曾祖父林榖,詔安人,

乾隆中移居於嘉義。起田園於莿桐巷,旦暮耕於野,如此者凡二世,父良創始糖廠,廢耕租納,

頒煮糖利潤,以獲巨利。林本生于此家,成長於竹籬雞犬之間,自幼讀書,慧敏超群。」

 

清朝時,林本家族全住在埔仔,分家後林本搬至莿桐,另起大厝。整個莿桐都是林本的土地,

日治時期日本人進行街庄改造,林本提供土地,造縱貫公路,又將竹管仔厝改建成有「亭仔腳」的磚木瓦房。

 

現在的中山路可說是林本建設的,以前整條街道店家都要向林本租,

今日中山路未改建樓房的地方,仍可見到當時的舊景原貌。

當時莿桐還是鄉下,買菜要到鄰近的甘厝村,上學要到樹仔腳(今饒平)或西螺,

後來林本捐地捐錢,把憲兵隊、派出所及學校都搬到莿桐來,莿桐才開始發展 ……..

 

林本在莿桐巷本有五百多甲地,後來留下一部分土地,將五百甲地賣掉,換東勢厝一千四百甲地,

東勢厝的發展,也是由林本開始拓荒開墾的。

林本因東勢厝農場一千四百多甲地的買收及其後數年的開墾,獲大日本農會主事邀請赴日參加農事功勞者表彰式。

其子林波代表參加,領取了一張名譽賞狀。

林波為人老實,不諳做生意之道。光復後,又經過四萬換一元的動亂及三七五減租等政策的衝擊。

很快的,整個大家就這樣的衰落了。

 

林廖隨為林波之妻,為西螺大戶人家。

林異為林波之堂弟,懸壼濟世,在莿桐開設厚生診所,曾任一屆莿桐鄉長、二屆農會理事長及一屆縣議員,

 

林本家族祖籍廣東詔安西張 ,  家族遂有西張林家之稱 ………

而林本本人則有「莿桐一隻虎︱的稱號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有較完整的介紹 :

林本 (18771931)   雲林縣西螺堡莿桐鄉人,原籍福建詔安。

曾祖林穀於乾隆間渡臺,居於諸羅,墾闢荒埔,起田園於莿桐,旦暮耕於野,如是者二世。

至其父良乃廢淞耕租納,栽植甘蔗,並經營糖真,以此而獲巨利,既雄於財,遂為地方名望之家。

林本生於光緒三年(1877)九月二十七日,幼入私塾受漢學教育,頗為敏慧,迨乙未(1895)割臺,不復存科舉之望。

而因家族名望,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被舉為保正;1902年十一月被擢用為莿桐巷區長,一年半後辭職,專心於事業之經營。

嘗任地方稅委員,土地調查委員,大日本赤十字社(即紅十字會)正社員、大日本製糖會社農參事、

西螺信用組合長、斗六郡莿桐庄協議會員(按1920年日人改設莿桐庄,屬臺南州斗六郡)、虎尾郡水利

組合評議員、嘉南大圳組合議員等公私要職。1912年(大正元年)八月獲授佩紳章。

1926年自臺灣拓殖會社購得東勢厝農場一千四百甲,開墾成功,財勢愈雄。

1925年獲日政府頒授大禮紀念章。

1931年去世,年五十五。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