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的歷史發展

 

泉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

簡單原始的竹木結構的高臺巢居,是先民們的居住形式。

 

 秦漢時期,東南沿海廣大地區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內居住著百越之一的閩越族。

 閩越族善於駕舟和水上船行,歷史上以舟楫文化發達聞名。

《漢書.嚴助傳》曰:(閩)越方外之地,斷發文身之民也,以處溪穀之間,篁竹之中,習于水鬥,便於用舟。

 

閩越人生活居住以船為家,這種房屋可稱之為船屋。

《太平寰宇記.泉州風俗》有載:泉郎,即此州之夷戶,亦日遊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種類尚繁,

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結廬海畔,隨時隨徙,船式頭尾尖高,當中平闊,衝破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了烏船。

在閩北武夷山等地發現許多古越人的崖墓,其棺即為獨木舟形狀。

 

茅舍又稱茅屋、茅廬,民居屋頂為茅草覆蓋。

在泉州的城市尚未發達之前,陸居基本上均為茅舍。

即便到了五代時期,廣大山區、農村仍以茅舍為主要民居形式。

 

另有一種房屋是在岸上或臨水而建幹闌式建築,俗稱為吊腳樓。

一般用木材或竹子建造,即用矮柱將整座房屋架起,上設茅屋、下豢牛豕。

這種民居乾爽、不潮濕,住在上面比較舒服,且可避免沙虱、毒蛇、猛獸的侵害。  

根據考古發現,福建武夷山閩越國王城的宮殿和大型房屋皆為幹闌式建築。

 

 

 

兩晉至五代時期是泉州傳統民居建築完善或完形的演進期。

秦漢時期及以後相當長時間,不斷有中原人士徙居泉州。

中原漢民大規模移居泉州是西晉.永嘉年間開始的。

其後還有三次較為集中的遷入,分別是唐初、唐末五代及南宋時期。

 

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早期民居已無法尋覓,但通過考古調查、發掘資料卻可獲取這方面的資訊。

如南安豐州及周邊地帶集中清理的晉、南朝時期古墓葬,安溪、永春、南安、晉江、泉州發現的隋、初唐、盛唐

時期的紀年墓,以及遍及整個泉州地區的大量晚唐、五代至南宋時期的古墓葬。

 

到唐.開元年間,由於泉州人口增多,郡城由豐州遷往海邊。

五代時,留從效又將泉州城由子城擴展到羅城。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入增長,取而代之的是中原風格的民居建築。

泉州傳統古民居以三開間為基本單位,再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以及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與中原地區晉、唐住宅形制特點一致。

 

 

屋頂粘瓦,應該是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入而帶入泉州的,

因此,開始時僅局限于少數中原漢人,尤其是達官、士人應用。

 

粘瓦的普遍推廣,應始於五代,且與閩王王延鈞有關。

 

據宋.黃宗旦《靈秀山記》載 :

九三四年冬,閩王王延鈞駕幸其生母黃厥家鄉黃田境(今惠安縣張阪鄉後邊村),謁黃氏家廟及祖墓。

晚嘗入宿。至次平明時,見金風剪剪,瓦霜棱棱。帝(王延鈞)曰:錦田之地如斯時者,暫乎?常乎?

克宗公(黃氏族人)奏曰:茲地極濱,遇秋之日,如城郭之遇冬也。

帝歎曰:小民得無愁苦之聲乎?於是下詔:凡濱海之居民房屋,許用瓦粘。

而濱海獲以粘瓦居者始此。”(清.嘉慶《惠安縣誌.文集.靈秀山記》)

 

 

 

宋元時期則是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發展期。

此一時期紅磚建築開始出現。

 

廿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在晉江、泉州發現大量宋元時期古墓葬,許多墓室都由純正紅磚砌築而成,

這與此前墓葬皆由青磚砌築形成鮮明對比。

 

這些墓室外側還有三或五層薄瓦片砌成的防水層,有些墓室內還發現有薄方磚作為鋪地磚。

除砌築墓室的平磚略厚大外,外裹防水瓦片略有拱形,其大小規格與傳統民宅上覆蓋屋面的紅瓦片十分接近,

鋪地磚則與傳統民居中用於廳堂間鋪地的大方磚完全一致。

 

顯而易見,宋元時期大量燒制的純正紅磚瓦已出現並廣泛用於建築上。

 

紅色象徵喜慶、富貴,帝王宮殿建築如宮牆、簷牆、屋頂一律用朱色。

泉州民居以紅磚文化為其顯著特徵,究其成因,當與南宋時期中州士民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遷入,

特別是宋.南外宗入住泉州有關。

時至今日,橘紅色貼面磚和層面瓦乃是泉州所特有的,使建築呈現了統一的暖色調。

色感異常強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紅磚文化區。

 

泉州地區的這種紅磚在燒制時,由於堆疊形成特有的印記,

而印記在建築時因刻意整齊堆疊,形成別具一格的裝飾。

( 續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