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各種傳統建築中,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在近現代尤為多見,主要分佈在泉州、晉江、石獅、南安、

永春、金門等僑鄉,相當部分都是當年的華僑回國建造。這

些民居建築有零散分佈,亦有密集成群的,

是瞭解各個時期泉籍華僑活動、商貿往來、歷史文化的難得的素材,

更是研究泉州近現代建築歷史的活史料。

 

從形制上看可分為三類:

其一,泉州傳統民居樣式。

其與泉州官式大厝十分相似,只是建築物上有大量的有色玻璃、馬賽克磁磚、鋼筋、水泥等

海外泊來品作建築和裝飾材料。如泉州亭店的楊阿苗故居。

 

其二,傳統民居與番仔樓的組合形式。

一般多前厝後樓,屋前房後都有西式園藝花圃。如泉港山腰的阿羅嫂古大厝、前黃合隆古大厝等。

 

其三,為西式的番仔樓。主要包括出龜型、蹋壽型、五腳氣型、大九架型四種。

其中,清末建築的番仔樓多為紅磚民居,民國以後則各式水泥質的洋樓大量出現,多分佈在昔日的老商業街區。

如泉州中山路的騎樓建築、南門萬壽路聚寶街兩旁的各式洋樓。

 

石構民居泉州沿海地區的另一類民居形式,

在惠安、晉江、南安的丘陵地帶廣泛分佈。

 

石構民居的突出特點是不僅牆體、門窗用石材,屋頂、樑柱、樓梯等幾乎所有的建築構件都用石材製作,

木、瓦、土等其他建築材料相對較少。

且大多建築石材皆粗加工,加之缺少裝飾,整個民居有一種粗獷純樸的天然美。

 

與官式民居相比,這種民居面積較小,平面佈局也較為隨意簡單。

由於經久耐用、抗風耐蝕等優點,曾為沿海地區普通人家所常採用的民居。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許多地方大量的石構民居已廢棄不用或逐漸淘汰,

有些已有很大變化,但它卻是研究泉州石建築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

高腳厝是分佈在德化、安溪、永春等內地山區的民居形式。

這種建築多為木瓦結構,懸山頂,青瓦翹脊。

 

與沿海民居相比,這種民居面闊很大,挑簷較深,較多保存了宋元時期建築的原始風貌。

由於山區木材豐富,因此民居中木材得到充分的使用。

除主要木構架外,多木板為牆體,牆上再施白灰層,此外並沒有華麗裝飾,

在碧水青山間,灰白相間,滲透著一種特有的山林氣息。

 

與沿海的官式大厝不同,這些建築帶護厝相對較少,且護厝與主厝互不相進,

是研究泉州民居發展的珍貴實例,如安溪由義王氏宗祠等。

泉州土樓基本上興建於清代,為家族聚居的大型防禦性和封閉性的民居建築,尤其是防禦性最強。

多土木結構、懸山頂。

 

泉州土樓在泉州數量不多,主要分佈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內地縣份,沿海縣份個別地方也有。

目前已知較大的大約有十八座,

其中南安最多為十座,其次是安溪四座,泉州二座,永春、惠安各一座。

 

不少土樓都有瞭望台、射擊孔,牆壁和大門都很厚實,不但要封鐵皮,還要在門上方安置水槽,以防火攻。

這使人聯想到土樓民居形成時期的戰亂頻繁、土匪出沒的歷史背景。

而在土樓的內部結構方面,則又使人感受到一種囿於封閉圈裏的相對開放性,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隱秘性方面,

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戶小住宅。

土樓居民的集體意識比較強烈,風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難,

一旦發生戰事,一座土樓就是一個戰鬥的集體。

 

泉州較早的土樓,如建於明·嘉靖年間的磐宗樓,圓形高約十幾米,土木結構,懸山頂,有內外兩層,

外樓置許多洞孔用於觀察敵情和射擊,圍繞外樓有兩丈寬的防護溝;其餘的如德化的蓋德土樓、永春的山美土樓,

而著名的惠安前黃土樓則為最靠近沿海的一座石質土樓。

 

這些土樓有圓形、方形兩種,其內部建築絕大多數為單元式結構,從形制和分佈數量來看,

受漳州土樓影響較大,而與閩西的客家土樓差別較大。

但泉州土樓也有自己的特點,如高度不大,多為兩層結構;土樓外牆厚度較大,多達24米。

另外,泉州土樓的外牆上築防衛環廊相通,圍牆四角建角樓以增強防衛能力。

故有些學者認為泉州土樓嚴格意義上應稱呼為土堡。

但不管土堡還是土樓,雖然外面都圍著一層厚的牆,

其內部建築多為泉州傳統的合院式結構。

 ( 續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