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以後到民國時期是泉州民居建築的繁榮時期。

這時期山海漸靖,相對的政治安寧帶來社會經濟的逐漸復蘇,歷經長久艱辛的補償力量爆發出來,

泉州民居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這時期的民居建築數量多。

現在能看到的稍精美的民居實例,大多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且規模更大,做工更加精細,裝飾更加華美。

如南安官橋蔡淺古民居以及楊阿苗故居。

 

這時期泉州民居建築的繁榮也與海外華人、華僑的經濟支持密不可分。

 

明、清時期大批閩南人到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亞等地謀生,

泉州成為東南亞各國華人華僑最重要的祖籍地。

這些華僑到了國外,見到許多國外的民居建築特別是歐式建築後,深感到中國傳統民居有優點也有缺點,

便洋為中用,借鑒和吸收了西方建築文化的有益成分,逐漸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式樣。

 

咸豐以後,隨著門戶開放,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及僑居東南亞的泉州鄉親在創業成功之後選擇回到大陸,

他們把奮鬥的成就表現在修建華麗大厝上,同時也將帶有南洋和西方建築風格的民居建築傳入泉州,

為泉州的民居文化增添新內容。

 

建築風格更趨於多元化,出現了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築。

如民國二、三十年代僑商集資興建的西式街屋中山路騎樓建築、晉江東石鎮園林式建築古蘗山莊,

以及聚寶街兩旁的各式洋樓。

 

泉州傳統古民居多分佈在地勢平坦的平原、臺地和丘陵地帶,

只因交通便利,便於商賈漁業經濟活動;

或於較為封閉的山間谷地,沿溪流兩岸依山而建,多以農耕為主。

 

平原地帶人口稠密,聚落民居多毗鄰而居,

也有住房依地勢由高往低縱橫排列整齊,形成棋盤式佈局的建築群。

 

山區則兩個聚落間為一定距離的山林相隔,民居密集成群或星羅棋佈,流淌著一種隨地而安的情趣。

其民居大小不一,一旦人口增多,則分支到鄰近地區又築居室,如此便形成一個個血緣聚落。

這些聚落歷時已久,有些連綿十幾村、幾十村,方圓幾十裏皆為同一祖先、同一姓氏,或以一姓為主,

形成閩南顯著的村落人文特徵。

 

由於區域內溪流縱橫,丘陵密佈,歷史上交通阻塞,造成泉州各地自然經濟和歷史人文的諸多差異,

也形成泉州民居文化的地域差異和形式多樣的特點。

 

沿海的泉州、晉江、惠安、石獅等地,處於晉江中、下游平原地帶,

歷史上為泉州府下轄的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範圍,經濟活動聯繫密切,歷來合稱三邑。

其民居多為紅磚民居,其建築形式有古香古色的官式大厝,

帶有南洋、西方建築風格的華僑民居,以及樸素簡約的石構民居。

 

永春、德化、安溪位於晉江上游地區,接近內陸,境內多山,地理上自成一方。

其民居既然也有一定數量的官式民居,但灰磚民居為其顯著特徵,

其中以粗獷雄偉土堡、土樓和山林氣息木樓、高腳厝為常見傳統民居形式。

 

根據不同類型民居的數量、分佈範圍和形制特點,敘述如下:

 

官式大厝又名皇宮起,即按皇宮式樣建造的大厝,形似殿宇,富麗堂皇,數量最多、分佈最廣,是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徵是,前埕後厝,坐北朝南,三或五開間加雙護厝,紅磚白石牆體,硬山式屋頂和雙翹燕尾脊。

在這種建築中,木雕、彩繪、石刻、透雕、泥塑、剪貼等民間手工藝精品隨處可見。

 

光廳暗屋為泉州傳統民居的佈局特點。中間廳堂寬敞明亮,為奉祀祖先、神明及會客的場所。

廳堂後壁多用可開啟折合的大扇木門隔成,平時閉合與後軒分開。

後軒可佈置成小書齋,遇有貴客要事,也可延入後軒密談。有事時,可把大扇木門打開,把廳堂與後軒合併為一,增大活動空間。

廳堂兩側為東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門懸布簾,以屋頂小窗取光,室內較暗。

大房前有檁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後有後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隨身用物、箱籠的儲藏間。

 

這種一明兩暗的三開間結構,是泉州民居建築最基本的構成單位,

五開間即三開間左右再擴展一間而成。

泉州傳統古民居就是一明兩暗佈局基礎上,由數個單體建築及外部空間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築。

 

根據開間大小,民間普遍稱呼這種合院建築為三間張和五間張,

其按進深大小可分為一進到五進五種。

其中二進的大厝為小三開間或小五開間,三進或三進以上的稱大三間張或大五間張。

 

 

一落大厝為泉州小型民居的最常見樣式,廣泛分佈在廣大的鄉村。

其結構特徵為只有上落、櫸頭、天井,平面成三合院佈局。

主要有一落雙櫸頭至、一落四櫸頭至、一落四櫸頭加(單)雙護厝三種樣式。

 

一落大厝的中間為大廳,供奉祖先神位,俗稱公媽廳,是婚喪喜慶活動場所。

 

另外還有最簡易的一條龍式民居,即只有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前落建築,

多出現在比較貧窮落後的山區。

 

兩落大厝為泉州傳統民居中數量較多的一類建築形式。

其由下落、櫸頭、天井、頂落四部分構成,為典型的四合院佈局。

主要有兩落三間張厝、兩落三間張加(單)雙護厝以及兩落五間張厝、兩落五間張(單)雙護厝四種,

後兩種規模較大。

 

公媽廳安排在第二落大廳,一落大廳作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民居前埕多立有旗杆座,有些住宅內還設置有習文練武的文、武館,多為官宦或富蔭之家的宅第。

如泉港前黃土樓的侍衛府、晉江施琅故宅。

 

三、四、五落大厝為泉州民居中的大型民居建築,多分佈在地勢開闊的平原地帶。

主要有大三間張、大五開張、大三間張加單(雙)護厝、大五間張加單(雙)護厝。

 

如為三落大厝,其一落大廳作為接待賓客的場所,二落大廳為公媽廳,三落大廳常作為私家供佛之處。

 

這些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占地多在一千平方米以上,民居內多建演武廳、書齋等附屬建築和置花園、假山、池榭等,

皆為有雄厚背景和財力的地方豪族、富商大賈建造的住宅。

如三進五開間雙護厝的洛江區北峰塔後陳春呱宅,四進五開間的泉港山腰望海樓,

五進五間張帶雙護厝的南安石井鄭運錦宅等等………..。

清代泉南一帶流行穿鬥式木結構,斗拱、枋柱的榫卯加工細緻,節點搭交嚴密,構件橫平豎直,

大木工操作規範很嚴格,保證整座木框架有足夠的建築剛度。

柱頂承梁楣通等榫接地方,為防止柱體劈裂,還用粗籐或牛皮捆綁,用大古釘釘牢。

柱腳放在柱珠上,石柱珠再置於方塊礎石上,保存了宋代木構建築技術傳統,

避免木質柱子與地面接觸,易受潮腐爛的弊端;而且可減輕地震破壞。

 

屋面坡度相當平緩,正脊做成曲線,不但避免造型上的僵直缺陷,而且兩端燕尾翹起(燕尾脊),減弱屋面承受的風力。

桷上先覆以兩(平面瓦),上以曲面瓦砌成槽,兩槽聯結處再用瓦筒填灰泥合縫。

這種瓦筒厝蓋在沿海通行,因為比較厚重,比之砌瓦厝蓋較不易被風吹翻。

門面裝璜,常以白色花崗石雕刻檻框,配以黑漆大門。

牆裙和櫃檯腳,浮雕各種花紋圖案,以高品質胭脂磚砌成牆堵。

外牆下半部亦以細琢石板密縫壘砌,上疊磚牆或土築土牆,內外白灰粉壁。

 

廳堂前安裝大石階,天井及大門外平鋪石埕,雕琢及安裝成為明代以來的傳統工藝。

 

堂屋大廳門面以木構為主,朱漆廳門,兩側各有合扇邊門,

上半部為木雕窗花,圖案設計和做工都很精美。

 

正屋兩側壁堵,築以土牆,含貼木柱,下亦以石條疊貼為基,

可與木柱共同承載屋楹壓力,並增強全屋結構的整體性。

 

廳房之間的隔堵,則在柱與通之方框間,編插營稿,塗上泥漿,外以白灰粉壁。

這種營莖壁雖不承力,但占空間小,隔音、隔熱性能好。

各落之間,堂屋、護厝之間,都配有深約三十~五十釐米的天井,

作為承集雨水的地方。

( 續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