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廳志卷二   封域志

大雞籠山,距城北百五十里,極寒有雪,矗立巍然,日本人以此為指南。

稍東曰三貂山(一作山朝山),雙峰遙峙,高不可極。

又十餘里曰三貂大坪林山,亦極高大。臺山分支始此。

其北三十里分小支曰遠望嶺。由遠望嶺三十里至卯里鼻穿入海。

遠望嶺去治二百五十里,復繞而東,為噶瑪蘭界。

其由三貂三十里,西分一支,曰獅毬嶺。

由獅毬嶺向西分下者曰土地公嶺,曰大小紗帽山,曰七里墩山。

各山不甚高大,復西出十餘里為蜂仔峙。又下十里許為水返腳,謂潮漲至此也。

復西二十餘里曰搭搭攸內湖山。曲而轉者十里,曰劍潭山。再四里曰芝蘭山。再七里曰奇里岸山。淡水開墾自奇里岸始。

再三里曰北投山。復曲而轉十里曰關渡山。又西北二十里曰大屯山(一作大遯山),多白云,嚴冬有雪。

西南十三里曰滬尾山,有砲臺,俯瞰滄溟,日西下,則金光閃爍,氣象萬千。

在大屯北二十餘里曰小雞籠鼻頭山,山下有石,中空如門;為石門。

再十餘里曰金包里山。再十餘里曰雞柔山。在大屯南十餘里曰大磺山,以土生硫,故名。

山僅數仞,寸草不生。其由三貂西南七、八十里分一支曰錫口山。再十餘里為六張犁,曰拳山。

拳山東南曰梘尾山,曰十一命山,曰十五份山。後起曰觀音亭山。其由三貂南四十餘里分一支曰猴山尖。

西下至獅頭山為拳山內湖。其由東南八十餘里分一支曰小熬酒桶山,一名蛇舌仔山,趨大坪林圳頭而止。

又分一支西折至咬狗寮尖,迤邐而南為橫溪。北二十餘里曰暗坑仔山。復西十餘里曰冷水坑尖。

下為擺接堡。再由咬狗寮尖內山東行,直趨大姑嵌,由大姑嵌山至三坑仔山,中有三角湧山。

又有鳶山與鶯哥山對峙,亦隸焉。再十餘里與銅鑼圈山毗連,復折而西北三十餘里曰尖山。

南曰桃仔園大湖山,距桃仔園五里。由大湖山而西五里曰龜崙山。西北十餘里為海山堡。

又西十餘里曰大坪頂山。又南十餘里曰南嵌山。西北二十里為觀音山。

內五里有龜山獅頭巖,一名西雲巖。外十里有八里岔山。山凡八面,故名;多霧。

觀音山為港口山,與大屯山對峙二十餘里,乃淡水內港之鎮山。鎖鑰海口極密。

形家云:淡水之庫藏也。中夾一港,包羅原隰,街市村落,碁布叢稠,竟忘其為濱海者。又新修「通志」云。

距城東北三十五里曰椰里歷山,又十五里曰查內山,生番居之。又去治百里曰小龜崙山,曰祐武乃山。

百五十五里曰海山。舊為人跡不到,後內地之人耕作其中,而內港之路通矣。

再百八十里曰蓬峙山。二百一十里曰買豬末山。二百三十五里曰峰紫峙嶺。

又云:東距治十里曰南山,在竹塹社南,與眩眩山形勢相屬。

八十里曰三臺山,生番居之。又云:小鳳山在治北十里,為治右臂。

北距四十五里曰岸里山,路皆險峻。又百四十里曰太平山。

 ——以上皆治北之山也。

 

 大雞籠:在淡水極北轉東之境,距淡防廳二百五十五里。

由艋舺入山,北行三十里為水返腳,轉東行二十五里至大雞籠,萬山叢峻,下多深潭急溪,民居番社,錯雜其間,

至大雞籠極高,俯瞰全臺在目。

嶺下三面峰巒環列,中開大澳,東北一面向海,口門極其寬深,澳長七、八里,外寬五、六里,內寬里許。

澳內水深二丈有餘,可泊大商艘數百號。岸上居民鋪戶七百餘家。

民居後一望平田,約將千畝。惟三面叢山峻嶺,土產無出,故無大行商,不能設口。

昔紅毛於此建城,久毀。嗣於東口門之大沙灣設砲臺,孤懸難守。

海寇之亂,砲數搶失,遂廢,至今未建;而口門寬深,彼必窺伺。

今相度形勢,於境內正對口門之二沙灣,築砲墩八座,設二千觔砲二位,一千五百觔砲二位,一千觔砲四位,五百斤砲二位。

調頭圍守備許長明帶兵八十名,督同雞籠本汛把總弁兵一百五十名守之。

更於向內二里許之三沙灣,築砲墩八座,以艋舺縣丞宓惟慷帶鄉勇五十名調屯,外委一員帶屯丁一百名守之,以為應援。

滬尾水師千總葉國棟、外委林光華、額外一員,駕戰船四隻,雇用商船二只,配弁兵二百二十名,水勇一百名,在澳內泊守。

使敵人登岸,則山峻水深,可以扼險憑高擊之,不足慮矣。

雞籠嶼在治東北二百五十里。城社皆在西,約二十餘里,為偽鄭與日本交易處。

屬大雞籠山之北,相隔不遠,端圓尖秀,屹立海中,以象形名,大加蠟堡望之可見。

其西南二十里許曰桶盤嶼,可泊巨艦,為雞籠港關鎖。曰燭臺嶼、曰旗竿嶼,各相對峙二十里許,俱水程。

其東北曰雞心嶼,形如雞心,因名。雞香爐嶼,曰鳥嶼,水程兩晝夜,海鳥育卵於此。

南風恬時,土人駕小舟往拾,日得數斗。曰羅漢石,或立或欹,形狀奇古。

曰抬簥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

曰獅故嶼(一名半月沉江),以濱海有兩山,大者如獅,小者如毬,故名。

又有石曰雞籠尖(俗名雞籠杙),各嶼疊見錯出,皆屬發龍之所。

 

雞籠港,距城東北二百五十里,離深水外洋十餘里。

口門愈出愈闊,難以丈計。深三丈零,兩邊沙線隱沒水底,宜防。三面皆山,獨北面為海,可泊大小船隻。

出入不必候潮。與福寧、沙埕、烽火,對峙,為北洋第一扼要。

其環列左右各嶼,離十里為雞籠嶼,周圍十餘里。八里桶盤嶼。又左十里獅毬嶼。

右十里獨臺嶼、抬篙嶼。又十五里香爐嶼。三十里雞心嶼、草嶼,即烏嶼。三十五里花矸嶼。

砲城在港北入口之地,荷蘭時築。俗呼「紅毛城」。

設大雞籠汛。廳設澳保一。今又設海關。康熙十二年,偽鄭毀雞籠城,恐我師進紮。

二十二年二月,偽將何祐,復驅兵負士仍舊址築之,並於大山別立老營以為犄角。

道光二十一年,洋船犯此,砲折其桅破之(詳「石甫集」)。咸豐四年,會匪黃位由廈門竄此。

八年春,位餘黨復來游奕(詳見「兵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