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1488-1559) ,字用修,號升庵,別號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諡文憲,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馬家鎮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廬陵,為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
正德年間狀元,官至翰林院修撰。
楊慎自幼聰穎,十一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場文》、《過秦論》,眾人皆驚。
進京後,寫《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
第一名(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參與修撰《武宗實錄》,得到蔣冕、費宏讚賞。
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關,楊慎上疏抗諫,被迫稱病還鄉。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師,起用任經筵講官,並經常講述《舜典》。
楊慎投荒多暇,書無所不覽,「奮志誦讀,不出戶外」。
《明史》稱其:「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詩文外,雜著至一百餘種,並行於世。」
其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除此之外,其在考論經史、詩文、書畫,
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甚多,涉及面極廣。
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
《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
(續上)
李北海書雲麾將軍碑為第一。其融液屈衍,紆徐媚妍,一法蘭亭。
但放筆差增其豪,豐體使益其媚,如盧詢下朝,風度閒雅,縈轡回策,盡有蘊藉,三郎顧之,不覺嘆美。
張旭妙於肥,藏真妙於瘦。然以予論之,瘦易而肥難。
山谷云:米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札,然勢亦窮,此似仲由未見夫子時氣象耳。
米嘗評黃庭堅為描字,亦是好勝遇敵也。
米元章評蔡襄書如少年女子,訪雲尋雨,體態妖嬈,行步緩慢,多飾鉛華。
蘇子美似古人筆勁,蔡君謨似古人筆圓。勁易而圓難也。美而病韻者王著,勁而病韻者周越,著高於越多矣。
王著,成都人,宋初為侍書。今之智永千文,著所補也,亦可亂真,無跡可尋。
徐浩書固多精熟,無有異趣,殆如倚市之倡,塗抹青紅,反令人贈金皺眉也。
東坡云:君謨小字,愈小愈妙;曼卿大字,愈大愈奇。
李西台字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間美女,豐肌而神氣清秀者也。不然,則是世說所謂肉鴨而已。
其後林和靖學之,清勁處尤妙,此蓋類其為人。
東坡詩所謂: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台差少肉。可與和靖傳神矣。
虞文靖公曰:大德、延佑之間,稱善書者,必歸巴西、漁陽、吳興。
巴西謂鄧文原,漁陽謂鮮於樞,吳興謂趙子昂也。以二人先於趙者,以齒敘耳。
鄧書太枯,鮮於太俗,豈能及子昂萬一耶!
文靖他日又曰:魏、晉以來,善書者未嘗不通六書之義。吳興趙公之書冠天下,以其深究六書也。此評始為的論。
有人問莊孔暘曰:張汝弼草書何如?孔暘曰:熟到極處,俗到極處。識者以為知言。
山谷云:近時士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蓋前世已如此,今日尤甚。
張東海名曰能草書,每草書,鑿字以意自撰,左右纏繞如鎮宅符篆。
文徵明嘗笑之云:草書集韻尚未經目,何得為名書耶!
由漢而下,崔、張精其能;魏晉以來,鍾、王擅其美。自茲以降,代不乏人。
夫其徘徊閒雅之容,飛走流注之勢,驚竦峭拔之氣,卓犖跌宕之志,矯若游龍,疾若驚蛇,
似邪而複直,欲斷而還連,千態萬狀,不可端倪,亦閒中之一樂也。
竊謂通經學道,本也;書,一藝耳。然非高人勝士,胸中有數百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不能造微入妙。
君用素工書翰,故能成此。餘猶及見金人板刻,其精妙神彩,不減法帖。
解大紳學士春雨齋續書評:鍾繇書如公孫碩膚,赤舄幾幾。王右軍如子之燕居,申申夭夭。
智永瑤台雪鶴,高標出群。虞世南如重華在位,被袗鼓琴。歐陽詢秋霄健翮,峭壁雙清。褚遂良披沙揀金。
薛少保寒機夜織。顏真卿五丁鑿路。柳公權一夫當關。張長史風迥電馳。僧懷素雲行雨施。
李北海樓台映日,花木逢春。徐會稽怒猊渴驥,藏棱出力。坡、穀言難。張從申有入木三分之氣。
吾聞之子山云:米南宮奇逸超邁,煙雲卷舒。黃山谷清圓妙麗,引繩貫珠。
蘇東坡豐腴悅澤,綿里藏針。蔡端明方正嚴重,土偶蒙金。趙文敏神明英傑,儀鳳衝霄,祥雲捧日。
康里子山雄劍倚天,長虹駕海。饒介之卞莊刺虎,功倍力省。宋克鵬摶九萬,須仗扶搖。
本朝書當以宋克為第一,仲珩次之。遜志評之已定,胡杜揭豈能及哉。
方遜志先生評書云:趙子昂書如程不識將兵,號令嚴明,不使毫發出法度外,故動無遺失。
鮮於伯機如漁陽健兒,姿體充偉而少韻度。康里公如鸞雛出巢,神採可愛而頡頏未熟。
雖俱得重名,而趙公高矣。
繼三公而作者,金華宋仲珩草書,如天驥行中原,一日千里,超澗度險,不動氣力,雖若不可蹤跡,而馳驟必合程度。
又曰:子昂妙在行草,奕奕得晉跡度,所乏者格力不展。
子山最善懸腕,行草逸邁可喜,所乏者沉著不足。
孫虔禮云:書字有五乖五合:
神怡務閒,一合也。感物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
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
合乖之際,優劣互差。
予嘗以其言舉似文徵仲曰:古人多以酒生思,而此乃遺之。徵仲笑曰:予不能飲,此言似為予設。
蓋師法古而結體密,源流遠而意匠深,乃為法書。若確守六書,古人謂之氈裘氣。
東坡所云鸚哥之學止數言,山谷所謂蝦蟆之禪惟一跳也。
若左纏右繞,信手隨心,而自號草書,又近世東海之流弊矣。書雖一藝,亦不易哉。
古人論墨之佳曰:輕堅黝黑,入硯無聲。又曰:其堅如玉,其文如犀。又曰:繢彩奮發。
論硯之佳曰:秀潤玉質。論筆曰:長而不勁,不如勿長;勁而不圓,不如不勁。皆至理也,善書者知之。
宜州陳氏能作筆。家傳右軍與其祖求筆帖,子孫世精其法。
唐柳公權求筆於陳氏,先與二管,語其子曰:柳學士如能書,當留此筆。不爾,當退還,即可常筆與之。
未幾,柳以不入用,別求陳氏,遂與常筆。
陳曰:先與者二筆,非右軍不能,柳信與之遠矣。此事見墨藪。信乎,如來三昧,菩薩不知也。
劉正夫云:觀今之字,如觀文繡;觀古之字,如觀鐘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