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彬(1864- 1944) 是本土知名大木匠師,人稱「彬司」。承繼了漳派的大木作技術,在臺灣寺廟
建築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出生於中和積穗外員山,原籍福建省漳州南靖,其父陳井泉(1819-?)
亦是木匠。據傳曾參與過臺北府城的考棚、城門及巡撫衙門的工程。
陳井泉育有5子,陳應彬排行最小。陳氏祖籍福建漳州府南靖縣,先祖約在乾隆年間移民來臺。
早年曾到漳泉一帶遊覽古建築,回臺後遍受邀參與北港朝天宮的改建,
1910年朝天宮竣工後,其聲名亦大噪,全臺各地廟宇紛紛邀請他前來主持廟宇的修築,
而他所修築的廟宇主要以媽祖廟為多。
1908年北港朝天宮改建,那年他四十四歲,首次獨挑大樑。
1910─1944年之間共修建了數十座媽祖廟,計有大稻埕慈聖宮(1910),朴子配天宮(1912),
貢寮澳底仁和宮(1913),豐原慈濟宮(1916),屏東慈鳳宮(1919),嘉義溪北六興宮(1923),
臺中旱溪樂成宮(1924),麥寮拱範宮(1930),屏東東港媽祖廟(1933)等,臺北保安宮、
木柵指南宮、白河大仙寺等。
大正元年(1912),北港朝天宮在名匠陳應彬主持下重修完工,奉天宮乃於同年聘請北部名匠吳海桐,
主持其餘受損較嚴重部分之重修,似有與朝 天宮互別苗頭之意味。
大正六年(1917)保安宮重修時,與郭塔對場競技,陳應彬負責東半邊,其螭虎看架斗栱皆以螭虎
上下疊起、前呼後擁的姿態,為其一向最拿手的技巧。
台北地區陳氏大宗祠(德星堂),原在城內,大正元年(1912) 由陳應彬重建,
殿中有一柱雙龍的石柱,為台灣之首見。
陳應彬亦曾設計修建(頂) 泰山巖,泰山巖原名叫福山巖。
咸豐三年(1853),漳泉械鬥,廟被漳人所焚。旋由李符記邀集七股人捐資改建,更名泰山巖。
光緒三十二年(1906)重修,民國二十一年重建,民國六十一年再重修。
因信奉呂仙祖,晚年居於木柵指南宮……
長子陳已堂(己同),(後遷居屏東) 多負責屏東地區寺廟; 次子陳已元(已源),則多負責北部寺廟,
兩人都是臺灣寺廟建築的知名匠師。
傳承了漳州風格,特色是三川殿,鐘鼓懸於大殿,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斗拱方面喜用螭虎斗拱。
陳己堂( 1887- ? ),字和筏,為名匠陳應彬長子,一生大半輩子跟隨父親蓋廟,
在耳濡目染之下,盡得乃父真傳。 在父親的率領下,己同司所參與修建過的廟宇,如大龍峒保安宮、
關子嶺大仙寺、木柵指南宮、圓山劍潭寺及三峽祖師廟等。
陳己元(1890 – ? ),又作陳己源 ,字和成,為名匠陳應彬次子,與兄己同共同追隨乃父建廟
施工,深獲應彬司神髓,且青出於藍。
陳己元第一次挑大樑於大正十四年(1925),在應彬司所主持桃園景福宮的修建工程中,
而由己元親自下手施工,和吳海桐作匠師分別施作正殿及前殿,以為拼場…..
龍山寺的藻井重建時, 設計圖由原先的匠師王益順的徒弟王世南所繪,再聘請著名的陳己堂與
廖石成共同擔任主持木匠師,以三年的時間重建。
廖石成 (1899- 1984) 生於板橋埔墘,人稱阿麻司,拜陳己堂為師,又多跟隨應彬司學習,為其副手,
故對於應彬司父子兩代情誼,在亦師亦友之間,且對於此派木作手法,也十分嫻熟。
廖石成為大木匠陳應彬高徒,十八歲開始木匠生涯,早年拜陳己元為師,但因多年跟隨陳應彬,
是陳應彬的得力助手,故廖石成對彬司的建築手法皆知甚詳,深得彬司的技藝精髓;
另外,廖石成也吸收溪底派的特點,融會於自己的作品之中,
是ㄧ位深知古法,但又不拘泥古法的木匠大師。
1917年參加彰化南瑤宮觀音殿的修建,亦曾參與應彬司所主持的麥寮拱範宮的修建工程 ;
三芝福成宮在昭和十一年( 1937 )增建前殿及右廊時,
聘請廟宇建築名師「廖石成」設計建造、「黃龜理」負責木作部份……
南崁五福宮在大正十三年( 1924 )重建之時, 也委由廖石成與徐清兩位大匠師進行對場之作。
一脈相傳下來, 形成一個本土大木匠師非常重要的派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