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家族(032) 深坑 黃世賢家族
據黃氏族譜資料記載,深坑仔的黃氏屬于泉州紫云黃氏流衍安溪的后裔。 1683年,施琅平定台灣后,安溪人大舉向台灣遷徙。安溪參內鄉的黃氏族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 開始遷往台灣開墾土地、繁衍后代。黃家先落腳于台北三芝土地公埔,后移墾于深坑仔,逐漸成為 深坑地區的首富大族….. 深坑位於臺北盆地東南方的邊緣,四周山脈環繞,全境多為海拔三百至五百公尺的丘陵地, 並有景美溪流貫其中。深坑即因處在河邊, […]
據黃氏族譜資料記載,深坑仔的黃氏屬于泉州紫云黃氏流衍安溪的后裔。 1683年,施琅平定台灣后,安溪人大舉向台灣遷徙。安溪參內鄉的黃氏族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 開始遷往台灣開墾土地、繁衍后代。黃家先落腳于台北三芝土地公埔,后移墾于深坑仔,逐漸成為 深坑地區的首富大族….. 深坑位於臺北盆地東南方的邊緣,四周山脈環繞,全境多為海拔三百至五百公尺的丘陵地, 並有景美溪流貫其中。深坑即因處在河邊, […]
根據劉家族譜的記載,大坪林劉氏始祖累公在徐州傳一百四十六世,至勝源公遷居福建。再十傳至 世棠公始移居台灣,定居於台北新店大坪林十五份,此約當乾隆十五年(1750)前後。 劉世棠公往來福建、台灣之間,竟在福建辭世,世棠媽則埋骨在新店十五份,是為劉氏遷台之第一世祖。 世棠公之子秉盛公傳金士公(利記),至第十三世寶夫公(裕記)久婚末育,乃領養長子祖堵、次子廷玉 ; 後續娶二房,始生三子祖埂、四子祖墳。 […]
闕姓起源地在山東省曲阜 ; 據《姓氏考略》對於闕氏考證:「風俗通,闕黨童子之後,一云, 傳有闕鞏之甲,或以地為氏,望出下邳。」所謂「闕黨」,指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闕里」,亦即 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所居的地方。 闕氏家族,據說便是來自與當年孔子所居的闕黨。 由此看來,封於闕黨邑的闕氏當初的得姓,顯然是「以地命氏」而姓闕。 另外,闕氏還有可能是由一個古老的複姓「闕門」氏簡化而來的。 闕氏族譜記 […]
(1) 觀透千般東海遙通南海 音傳八表竹山即是陀山 張達修敬撰 曾長川敬書 (2) 竹諳記當年雨後琅玕描與可 山城春浩蕩遙看鳳岫聳堯封 (3) 連眷竹山 興懷鹿谷 沙連保元上宮 敕封二十三位將軍 □並和尚一派 □□神位 (3) 特調福建臺灣府彰化縣知縣正堂 加六級記大功二次紀錄十次 松吟 李老爺諱 振青 祿位 (4) 欽命署理閩浙總督 巡撫福建兵部右侍郎
(1) 昭和叁年歲次戊辰蒲月吉立 浩天宮 本庄紳商眾弟子仝敬獻 (2) 浩氣本長存配道義以涵濡飲和食德 天心良克復昭日月而普照過化存神 丙辰年桐月吉旦 楊肇嘉題 (3) 澤被海邦 功在護民 洪法流慈 倪文亞 (4) 大正庚申年梅月穀旦 功同日月 梧棲港區長 林昌興敬立 (5) 浩然聖德巍巍海國慈航萬里 天上母恩蕩蕩桑榆薦豆千秋 張啟仲題 (6) 中華民國己巳年敬奉
花壇虎山岩 (1) 丁卯仲春專浣 虛無世界 彰化縣南郭 張清泉敬立 楚香 王菊生敬書 (2) 虎嘯巖清適合慈悲隨佛念 山明寺雅會同色相是否真 (3) 佛祖香燈 (碑) 虎山巖充業配祀碑記 白沙虎巖 奉祀佛祖靈感四方左右修竹迴絕人寰 珣治南勝概也 (下略) 陳諱 大高籍本饒平 渡臺儲蓄老而乏嗣遊此甚適 與僧寬讓相契 有終焉之 志因將置陳進良
(1) 大清嘉慶拾貳年歲次丁卯葭月穀旦 海疆靖鎮 總理即用儒學 胡克修 薰沐立 (2) 奠此宮基介福輸誠神靈顯 安茲疆土斯民攸賴澤霑長 潯海 施慶堂 敬立 (3) 嘉慶戊辰年季春之月 后德同天 潯海 施慶堂 敬立 (4) 光緒歲次丁亥嘉平穀旦 奠安海國 武林信官 朱九齡 敬酬 (以上在花壇民俗文化村
(1) 大正十五年丙寅季冬 桑邦永戴 總理董事 諸位信士 仝立 (2) 昭和三年壬戌吉月 海國慈帆 黃□□□□□□ 敬獻 (3) 聖德普沾閭保羣靈受福 母恩默佑一時萬國咸寧 昭和参年孟夏 楊草仙書 江遜賢奉獻 (4) 福地妥神靈光昭瀛島香分湄島 寧舟資利涉民仰二天德配大天 光緒乙酉歲仲冬之月吉旦 霞漳監生 魏修齊敬叩 (5)
「舉人」一詞得名於漢代的察舉,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薦舉者稱為舉人。 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 清代通過鄉試選拔舉人,是取古代「鄉舉」之義。「鄉舉」一語見於《周禮》,言鄉大夫向朝廷推舉賢能。 漢代察舉制度舉孝廉、舉文學、舉明經有道等,就是鄉舉,無需經過考試。 科舉制度建立後,鄉舉須通過考試,因而發展成為鄉試制度。 明清士子通過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