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考
百大家族(096) 豐原 廖家
清廷和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6) ,依據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日本在臺灣開始施政是1897 年六月十日;把原有臺北、臺中、臺南三府改為三縣,葫蘆墩屬臺中縣管轄。 18989年廢止葫蘆墩聯保局,改設辦幣支署及區役場,同時新設上南坑、翁子社、葫蘆墩、社口、三角仔等五區。 1903年五月二十日又改官制,把原有五區和併為葫蘆墩和社口二區, 由大社人廖乾三擔任葫 […]
謝姓 金魚衍派的由來
謝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宣王因其舅申伯平叛功赫,封邑于謝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有謝城), 謝國子孫後失爵位,遂以國名為氏。早在漢代,謝氏已成為中國大姓,西漢《急就章》列為常見姓氏之一。 謝氏在六朝時最為興盛,世稱“王謝”、“烏衣望族”, 唐詩有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之句。 晉代謝安(320—385)字安石,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世族,有治國才略。 東晉東渡後隱居會稽(浙江 […]
蔡、柯、辛三姓同宗的由來
我國姓氏文化中,有蔡、柯、辛三姓同宗的説法。 三個姓氏為何會同宗?其中最普遍的説法是與蔡氏一次舉家逃難有關。 相傳,蔡敦毅是中國南方,乃至海外辛、柯、蔡三姓的始祖。 蔡敦毅生於唐僖宗十三年,妻子辛氏,三個兒子分別是蔡忠輔、蔡忠佐、蔡忠惠。 唐末軍閥混戰,蔡敦毅在當時的吳國做官,受封大夫。 蔡敦毅為官26年間,因上司要求,他做過不少聚斂民財的事。 937年,李昪滅吳建立南唐。他的上司因 […]
金門 珠浦許氏的發展
珠浦許氏始祖,忠輔公。乃係三六郎公之三子也,係同安浯江珠浦人也。 先世原世居漳郡丹詔,古時(詔安)之簡稱,在宋末恭帝德祐年間,昔時朝政,昏庸腐朽,官迫民反, 元兵南侵,漳郡故家之亂,盡受燹屠戮之害,人心惶惶,族人所累者眾,民不聊生,其先祖即挈家帶眷, 於元成宗貞元二年(1296),兄弟自丹詔徙移於同安浯島,而因懷思故居,水源木本之義,取其鄉名而曰:(丹詔村), 其後訛音俗稱山竈村,而在金門即支 […]
金門 青嶼張氏的由來及發展
儒林是晉江磁灶鎮張林村的雅稱。張林是一個古老的村落,宋時屬於開建鄉務本裏,元、明、清屬三都, 民國時稱碧山鄉,現屬晉江市磁灶鎮。北距泉城15公里,西距晉江市區7公里,古代有古陵驛道經過村邊。 該村周圍環山,東西有溪流,村民歷來務農為生,善植果林。現有人口一萬餘人,皆為張姓。 《元和姓纂》云: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 一説 : 張氏始祖揮公,自姬姓,世居 […]
蔡氏源流及入閩始祖考略
蔡氏之本出自黃帝后裔。蔡姓起源“蔡”古國名。 公元前十一世紀 ,周武王登位,分封諸侯國,封其弟姬叔度于蔡地, 建都于河南上蔡, 以蔡地為國名,并以封地及國名為姓,故為蔡氏之始祖。 爾后,蔡叔度因跟隨武庚反叛周朝,被周公放逐,改封其子蔡仲( 名胡)為 國 君。蔡國傳25侯,共22代,歷期583年。 此間,蔡國多次受 到楚國的逼迫,蔡氏部分裔孫遂遷至陳留考城(今河南開封)和濟陽( 今山東荷澤)繁衍。 […]
金門 陽翟陳氏的開基與發展
同安陽翟村《浯陽陳氏家譜》記載:「金門浯陽始祖陳達原籍河南光州固始陽翟村,入閩投王審知麾下為承事郎, 奉命掌管浯洲鹽場、卜居地仍曰陽翟,開基繁衍。其長子陳洪濟(五代末同安縣令)創「浯陽」堂號,其弟洪銛 分局后行創「浯江」堂號。 至七世金門陳氏人口居浯之半,乃分立仁、義、禮、智、信五房,于宋乾道元年(1165)建五恒堂」。 陳氏入閩前之祖居地為河南光州固始縣陽翟村,其分衍拓建之地,都以此命名,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