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在南投市有三大派下組織:琯溪派下或稱小溪派,來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琯溪鎮, 南坑派下來自南靖縣南坑,大宗派下則來自大陸各地包括小溪南坑,三大派下各置有產業, 大宗派因未興建宗祠,故神主「張良公」神位暫借祀在琯溪宗祠。 《廣韻》記載黃帝第五子「揮」:「使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故傳說張輝為張姓始祖, 傳至漢文帝時,張良之孫張典任清河太守,此後張姓以「清河」為堂號,南宋時,小一郎 […]
科舉略傳(082) 進士 葉題雁
葉題鴈,又稱葉題雁,字映都,號梅珊,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光緒五年,鄉試中舉;光緒六年,登進士,改戶部主事。光緒二十三年,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 1895年台灣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聯合在北京的台灣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上書都察院代奏光緒帝反對割台。 光緒二十七年,任戶部貴州司員外郎[3]、戶部陝西司郎中。光緒二十八年,任陝西道監察御史。 清光緒二十年(1894), […]
科舉略傳(081) 舉人 許南英 汪春源 蕭逢源
舉人 光緒十一年(乙酉科)唐其俊榜 : 許南英 光緒十四年(戊子科)鄭懷陔榜 : 汪春源 光緒十九年(癸巳科)林旭榜 : 蕭逢源 許南英,字子蘊、號蘊白。咸豐五年生於臺灣府西定坊武館街。 父親許廷璋在延平郡王祠旁設私塾「窺園」授徒。故又號「窺園主人」。 十六歲應童子試,後入歲試、鄉試、會試,中秀才、舉人、進士。 中恩科會試魁首,受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 […]
科舉略傳(080) 舉人 黃玉柱 黃彥鴻 黃彥威
舉人 咸豐五年(乙卯科)劉懿璜榜 : 黃玉柱 (府學附生。現廣西思恩知府) 光緒十四年(戊子科) 鄭懷郂榜 : 淡水 黃彥鴻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 : 淡水 黃彥威 金墩派莆陽黃氏始祖黃岸五世孫黃巘自黃巷徙居溪(今仙遊宋洋),開莆陽黃氏溪派。 有宋一代,溪黃氏為興化著姓大族,簪纓相繼,出現一門八進士之盛事。 莆陽十三世祖(溪九世)黃徹,登宋宣和六年進士,歷 […]
百大家族(086) 朴子 內厝 黃家
內厝座落於樸子街最北端,在朴子溪南畔,與更寮庄(屬六腳鄉)對峙,今屬內厝里。 昔年牛稠溪於斯分支,將部落圍繞其中,與外界隔絕,因房舍被溪流所圍住,故稱之為內厝。 原名觀音亭(即 龍樹亭) 所在之地方稱之為內厝,是因為該處為一被朴子溪包圍在內的厝地。 在乾隆輿圖中已標注有觀音亭,可見其重要性…….. 傳說配天宮最早興築時,媽祖金身夜晚是渡過朴子溪,安置在內厝的龍樹 […]
科舉略傳(079) 舉人 黃鴻藻 黃鴻翔
舉人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 : 黃鴻藻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 黃鴻翔 傳說配天宮最早興築時,媽祖金身夜晚是渡過朴子溪,安置在內厝的龍樹亭,然後白天再坐船回對岸樸樹下。 所以媽祖街內繞境就以龍樹亭為頭巡,這是有三百多年的傳承。 朴子溪約在乾隆十五年改道,同年北港被洪水沖毀,北港泉州人原地重建,漳州人才遷移至今的新港。 朴子溪原路在配天宮廟后,由老人會館轉進來,走春姑婆前面 […]
書學摘要(43) 歐陽詢 八訣 三十六法
歐陽詢生於南朝梁梁敬帝太平二年(557),是陳朝大司空歐陽頠的孫子。 13歲那年,任廣州刺史的父親歐陽紇舉兵反陳,失敗被殺,全家為此而受到株連。 歐陽詢因年幼而幸免於難,被他父親的舊友中書令江總收養,並督教他經史書法。 歐陽詢聰敏勤學,讀書數行同盡,少年時就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三史。 後出仕隋太常博士。唐 高祖李淵未顯貴時,多次交遊。李淵稱帝後,升遷為給事中。 歐陽詢 […]
書學摘要(42) 歐陽詢 傳授訣 用筆論
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人。隋末唐初官員,唐代書法家。 他的楷書字體,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 歐陽詢生於南朝梁梁敬帝太平二年(557),是陳朝大司空歐陽頠的孫子。 13歲那年,任廣州刺史的父親歐陽紇舉兵反陳,失敗被殺,全家為此而受到株連。 歐陽詢因年幼而幸免於難,被他父親的舊友中書令江總收養,並督教他經史書法。 歐陽詢聰敏勤學,讀書數行同盡 […]
書學摘要(41) 虞龢 論書表
虞龢,南朝宋泰始年間書法家,會稽餘姚(今屬浙江)人。少好學,居貧屋漏,恐濕墳典,乃舒被覆書, 書獲全而被大濕,時人以比高風。位中書郎,廷尉。 《論書表》一卷,敘二王書事、當時搜訪名跡情形、所得字數並編次二王書及羊欣書卷帙、旁及紙墨筆硯所宜凡數千言。 文氣不一貫,疑有脫簡。朱長文《墨池編》所載二王書事,即其一節,知此文遭割裂已久,故多不相連屬。 龢在宋明帝時曾奉詔與巢尚之、徐希秀、孫奉伯編次二王 […]
書學摘要(40) 衛恒 四體書勢
衛恒 ( ? – 291) 西晉書法家。著名的書法家衛瓘之子,字巨山,河東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 官至秘書丞、尚書郎。惠帝時為賈後等所殺。 他善草書,兼學隸、篆,所以他的草、章草、隸、篆都寫得極好。 他根據自己的實踐,著有《四書體勢》,是研究中國書法的重要資料。 全文如下 : 昔在黃帝,創制造物。有沮誦、倉頡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睹鳥跡以興思也。 因而遂滋,則謂之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