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皇宮起民居的延起,有三種說法:

(一)五代.黃厥說

五代閩國時,惠安縣錦田裏(今張阪鎮後邊村)工部侍郎黃訥裕之侄女黃厥,

被閩王.王審知選立為王妃,即後來的閩王.王延鈞之母。

故老相傳,有一年春雨連綿,經月不息,黃皇后透過窗外,面對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想到家鄉父老所居住的土牆茅屋,

每遇風雨交加經常茅飛屋塌,不禁憂心忡忡,黯然淚下。閩王驚問其故。

黃皇后遂將詳情稟告,閩王安慰道:“愛妃免慮,寡人賜汝母房屋皇宮起。

皇后立即跪謝聖恩,令太監迅速傳旨:陛下賜吾府房屋皇宮起。她故意將“吾母”說成“吾府”,以蔭庇整個泉州府。

於是泉州府內達官富商一時大興土木,建造起富麗堂皇的皇宮式房屋。

貧窮之家也一改以往的茅草屋頂或單砌瓦片,而蓋成皇宮式的瓦筒屋頂。

 

此說為民間傳說,脫離了民居發展形成所需的長期基礎,不大可信。

 

(二)明.朱元璋說

這種說法稱,閩南地區“皇宮起”民居,是明太祖·朱元璋賜建。

此說就形成時間而言與考古資料不符。

 

(三)南宋.南外宗說

比較而言,皇宮起源于南外宗較為可信。

 

兩宋之交,北方戰火不斷,南方相對平安。宋南渡後,宋.宗室貴族和地方官僚士大夫以及不甘受異族壓迫

的中原士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亦複不少,加上蕃衍,為數至為可觀。

以南宋.皇族宗子人數為例,建炎置可之初,宗子僅三百四十九人,其後日益蕃衍,至慶元中則在院一千三百餘人,

外居者四百四十餘人,至於今日(嘉定年間),則在院者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外居者八百八十七人。

 

眾多趙氏宗子在泉居住,由於其身份顯赫,其住宅必然是規格較高的宮殿式建築,

這大大刺激這時期泉州民居的發展。

 

雖然宋末戰亂,蒲壽庚盡殺宋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其府第、居裏或湮滅或為他人侵佔,

但由於南外宗在泉人數多、時間長,其對泉州的影響之大、之深都是跨時代的。

 

 

宋元時期,泉州民居建築的發展,得益於海外交通的空前繁榮。

作為漲潮聲中萬國商的世界性大港,泉州吸引了亞洲、非洲乃至歐洲許多國家人前來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

許多人並定居泉州,南宋時已出現外商按不同民族集中居住的蕃坊。

 

這些人還帶來了伊斯蘭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多種宗教建築文化。

據史載:到元時,泉州已有六、七座伊斯蘭教寺院、三座天主教、多座景教和印度教寺院。

 

 

 

元末至明中期,泉州民居文化繼續發展。

 

經歷元末戰亂及明政府的海禁,泉州對外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許多人為避兵災,不斷遷往周邊地區如永春、惠安、南安等沿海,泉州傳統民居形式在這些地區得以傳播發展。

金門島內大多數聚落建築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明永樂、宣德後,隨著官營海外貿易的衰落,私商海外貿易出現空前繁盛,獲利頗豐的私商經濟為這一時期民居

發展提供了重要經濟支援。

當時泉州除後渚港以外的其他大小港灣,都因私商活動重新興起,其中安海港因距郡城偏遠為最盛。

 

《晉江縣誌》載:

自逐本風旺而敦本意衰,富商大賈,雖近豪侈。

因經商或其他途徑致富後即營造巨宅華屋的例子,不乏枚舉。

 

 

 

2004年在石獅石湖港附近發現一處明.嘉靖八年蚶江郭氏祖墓,與宋、元古墓相似,該墓室由紅磚瓦砌築。

不同之處在於該墓中間為三個並列的主墓室,其間有小門相通,主室兩側還有兩個拱券項墓室。

另外,該墓室頂部有雕成兩頭尖龍吻狀的墓碑,墓前為寬敞的拜庭。

該墓室的佈局,已和傳統民居三間張加雙護厝佈局完全一致,

龍形墓碑形似雙翹燕尾脊,拜庭即為厝埕。

 

該墓的發現,說明早在明中期以前,

泉州古大厝的形制已完全成熟,

其分佈區域已擴展到泉州周邊沿海地區………….

明中期至清初時期,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社會矛盾尖銳,相繼出現幾次大震盪。

同時,自然災害也很突出,因此,泉州古民居的發展進入衰落時期。

 

 

首先,明嘉靖、萬曆年間,泉州沿海海盜猖獗一時,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難以計數,

許多繁華的城鎮、村落淪為廢墟,縱使內地也難倖免。

如明嘉靖三十九年七月,海寇攻入安溪縣城,竊據四十餘日,把縣署、民房燒毀殆盡。

 

其次,明末閩南地區發生大地震。

僅嘉靖至萬曆期間史志記載的地震就有十四次,其中最為嚴重的是萬曆三十二年(1604)和萬曆三十五年(1607)那兩次,

山石海水皆動,地裂數處,郡城尤甚。

 

再次,清初頻繁的戰亂、遷界,也造成人民流離失所。

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摧殘,大批泉州人或隨鄭成功東渡臺灣,或輾轉流寓東南亞,

一部分人逃入郡城或內地山區,其餘則依靠家族組織以圖自保。

 

這一時期泉州民居發展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建築風格趨於自然、樸素為主。

 

由於社會財力的匱乏,民居建築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鄉土建築材料和建築廢棄物。

這一時期民居用生土、三合土夯築牆體的作法十分流行,其既堅固又經濟。

出磚入石牆體也是這時期的發明創造。

 

出磚入石是閩南紅磚區建築中一種十分獨特的砌牆方式。

戰亂或地震過後,當地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形狀各異的的紅磚、石材、瓦、礫等,

交壘疊砌牆體,因其外觀而得名。

 

後來,出磚入石被廣泛應用,沿襲成風。

用這種方法砌成的牆不僅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

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一大傑作。

明清之際,倭冠猖獗,土匪橫行,人們為保護家族生命、財產安全,

在沒有郡府、縣城的城垣、護城河等可以憑藉的保護設施下,

依據地形地勢,合全族之力營造微型城池,抵禦外部的侵襲,是必然的選擇。

 

泉州各地普遍興起家族聚居的大型防禦性民居建築土堡、土樓。

官式民居則多出現通過密集排列分佈的建築群,發揮集體防禦功能。

單座建築則多出現瞭望敵情的埕頭樓、護厝樓、櫸頭樓

以及最後一落出現樓房的局部高層建築。

( 續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