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學摘要(08) 趙宦光 寒山帚談 (中)
趙宦光(1559-1625),字凡夫,一字水臣,號廣平,江蘇太倉人。國學生,隱居寒山, 著書數十種,尤精字學。書法精絕,有《寒山帚談》;創作草篆,能治印。 書法略小引中提及 : 書法者,小藝道路也。此道不明,視南成北。 古今名家不惜筆舌,亦云勤矣,惜乎盲兒非但不知他人好醜,亦複不識自己妍媸。 先哲立言,付之烏有,皆翰墨恥也。書法多跂,各有妙用,惜不淳耳。如東觀、墨池、鉤玄、 佩觿、書苑、書譜、指南 […]
趙宦光(1559-1625),字凡夫,一字水臣,號廣平,江蘇太倉人。國學生,隱居寒山, 著書數十種,尤精字學。書法精絕,有《寒山帚談》;創作草篆,能治印。 書法略小引中提及 : 書法者,小藝道路也。此道不明,視南成北。 古今名家不惜筆舌,亦云勤矣,惜乎盲兒非但不知他人好醜,亦複不識自己妍媸。 先哲立言,付之烏有,皆翰墨恥也。書法多跂,各有妙用,惜不淳耳。如東觀、墨池、鉤玄、 佩觿、書苑、書譜、指南 […]
趙宦光 (1559年-1625)字凡夫,一字水臣,號廣平,太倉(今江蘇太倉)人,國學生。 宋太宗趙炅第八子元儼之後,王室南渡留下一脈在太倉; 文徵明之玄孫女,嫁趙宦光之子趙靈均。 性聰慧,著書數十種,尤精字學。書法精絕,有《寒山帚談》;創作草篆,能治印。 所畫花卉草蟲皆工整精細,擅沒骨暈染,鮮妍生動,亦畫蒼松怪石,筆法老勁。 《書史會要》稱: (趙)宦光篤意倉史之學,創作草篆,蓋《天璽碑》而小變焉 […]
清 周星蓮〈臨 池 管 見〉,收錄於《 歷代書法論文選 》。序 云: 餘 從事既久,間 有心得,更於前 人 所 論 稍 有 發 明,得 如 幹 則,冗 雜 無次,雅不足 觀。有 以
朱和羹(約1795- 1850),字指山,清道光年間江蘇吳縣人。工詩善書,收藏古刻名蹟甚富。 學書四十年,自歐趙入門,假途顏柳,復由顛素希蹤二王,旁及篆籀,無不究心。 善篆、隸、楷,著有《臨池心解》一卷,共六十一條論書之語 ,有覽古而得者,有會悟而得者, 雖非宏篇鉅作,然俱言學書法則,皆其生平致力之處。清末輯入《嘯園叢書》。 《臨池心解》乃朱氏平生致力學書所得,以隨筆錄存,不更次第,近代學者余紹宋 […]
朱履貞(1796一1820),字閒泉, 號閒雲, 浙江秀水人, 清嘉慶年間書法家。 趙魏《書學捷要·序》曰:閒雲以布衣而工書法 ,嘗纂《書學捷要》一篇,殫思古法, 發揮意旨, 于孫過庭《書譜》尤精研確核, 辨析徽茫, 發前賢秘奧, 為後學津梁 。 茲將書學捷要摘錄於後: 書有六要: 一 氣質。人稟天地之氣,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貴賤之分,而厚薄定焉。 二 天資。有生而能之,有學而不成,故筆 […]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湖北宜都人。清末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 二十五歲前往北京,好金石之學,搜求漢、魏六朝金石文字,結交好友潘存, 同治元年(1862)舉人,同治四年(1865)考取景山宮學教習。1867年,著成《激素飛清閣評碑記》。 1880年,出使日本,充駐日欽使隨員,並收集散佚在日本的中國古籍,寫成《日本訪書緣起條例》。 在大阪,有人見楊購書,「莫 […]
《書譜》為孫過庭于唐垂拱三年(687)撰文並書。原書共分六章兩卷,現僅存其第一卷。 真跡原藏清內府,刻入《三希堂法帖》,後歸故宮博物院,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館。 《書譜》撰文作為書法理論名著收入《書苑精華》、《四庫全書》等叢書集成本。 世人將其文字宏麗,議論精粹,理論闡述深廣縱橫的著述和出入規矩,姿態橫生, 妙趣無窮的手書真跡,視為雙璧,亦稱雙絕。 茲將其書學摘要列舉於後, 以供參考…. […]
孫過庭,字虔禮,出身寒微,幼時不及學文,成年不及從事,四十歲任地位低的率府事參軍, 不久,又遭議讒棄官。遂潛心于書法研究以自慰自遣。惜其「期才而有述」之志未酬,便狂夭當年, 遇暴疾而卒,享年約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 孫過庭工正、行、草書各體,尤精于草書,妙于用筆,直逼羲獻。 墨跡還有《千字文》、《景福殿賦》見于著錄。書學理論主要見於書譜卷中….. 書譜(選輯)(上) 夫自古之善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