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家族(051) 北斗 陳家
北斗位於濁水溪沖積扇靠近扇央的區域,因為主要為平埔族東螺社的生活空 間,所以舊稱「東螺街」。 1720年代,中部的水利興築完成,彰化平原尤其成為 臺灣拓墾重地,墾民大量北移。 東螺街在這一波的拓墾熱潮中,以其優越的地理 區位,奠下發展的基礎,更因在南北交通、 海陸轉運的重要性,造就了盛極一時 的商業街肆。 繁榮的商機帶來財富,也提昇了文風,士紳階層逐漸形成。 1806年東螺溪氾濫成災,位於東螺街( […]
北斗位於濁水溪沖積扇靠近扇央的區域,因為主要為平埔族東螺社的生活空 間,所以舊稱「東螺街」。 1720年代,中部的水利興築完成,彰化平原尤其成為 臺灣拓墾重地,墾民大量北移。 東螺街在這一波的拓墾熱潮中,以其優越的地理 區位,奠下發展的基礎,更因在南北交通、 海陸轉運的重要性,造就了盛極一時 的商業街肆。 繁榮的商機帶來財富,也提昇了文風,士紳階層逐漸形成。 1806年東螺溪氾濫成災,位於東螺街( […]
北斗位於濁水溪沖積扇靠近扇央的區域,因為主要為平埔族東螺社的生活空 間,所以舊稱「東螺街」。 1720年代,中部的水利興築完成,彰化平原尤其成為 臺灣拓墾重地,墾民大量北移。 東螺街在這一波的拓墾熱潮中,以其優越的地理 區位,奠下發展的基礎,更因在南北交通、海陸 轉運的重要性,造就了盛極一時 的商業街肆。 繁榮的商機帶來財富,也提昇了文風,士紳階層逐漸形成。 1806年東螺溪氾濫成災,位於東螺 […]
根據學者的研究,中路村吳姓分成「頭前吳」、「後壁吳」、「安溪吳」三大系統, 頭前吳與後壁吳祖籍均是漳州府龍溪縣,前者在明鄭時期定居中路,後者開基祖吳明則大約在 雍正末乾隆初定居中路,兩者均分布於村中心偏西南側。 而「安溪吳」則分布於村東側,祖籍泉州府安溪縣依仁里五板橋內葛仔內庄,來台祖名諱不詳, 應於康雍年間渡台,先至台灣縣崇德西里林墘莊開基,是為「林墘吳姓」。 林墘莊位於二仁溪北,與位於溪南的中 […]
在桃園,宗親族群的大小,等同於左右地方政、經實力的主要參考指標,其中「劉姓」、「黃姓」、 「邱姓」、 「呂姓」、「張廖簡」、「彭姓」、「陳姓」和「林姓」等,都是名號較響的宗親派系。 但是,規模不大的吳氏宗親卻有其地位及影響力,而所謂的吳氏宗親,尤以吳派的吳伯雄家族這一支 最具代表性 ,是目前桃園縣一支較具實力的政商大家族。 族群不大的吳氏宗親,之所以能在桃園地方上占有一席之地,影響力主要來源,便是 […]
相傳沈氏一族起源於周文王第十子聃季,因為其封地名為沈,所以用地名做為族姓。 後來沈氏後裔輾轉來到湖州居住繁衍,在東漢湖州為吳郡地,三國時期設置吳興郡,而沈氏 後代便以吳興堂為堂號。 中國大陸閩粵地區沈氏族人多以沈彪為始祖,沈彪為唐初名將,追隨開漳聖王陳元光在閩粵 一帶平亂與開發,功績卓著,深得民心,身故後漳州人為其立祠祭拜,因沈彪勇猛忠義故 ; 唐高宗賜名「勇」,到了南宋理宗淳祐年間追封威武輔美上 […]
李建興先生,字紹唐,生於清光緒十七年(1791)。先世籍隸福建安溪歸善鄉依仁里石聖堡廣孝大路厝。 高祖庇,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奉母翁太夫人率子聯霸、聯淵、聯錦,舉家渡海來台,登陸 於瑞芳庚子寮海濱,初居上淡水石碇堡滴水仔庄,旋移居同堡新寮仔大尖後,今平溪十分寮上天山。 經過了百廿餘年,李建興以其地為李氏發源之地,先人廬墓所在,就地建立家祠,名為光孝。 李聯霸生子八,李伯夷排行第七,生建 […]
劉文進(1771-1826) (啟成) 前清例貢生。生於乾隆三十六年,卒於道光六年,享年五十五歲。 劉氏祖籍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其祖父劉元龍於康熙五十年(1711)來台,初居嘉義柳仔坑, 晚年回到廣東,留有長子劉永萬移居石崗仔謀生。 乾隆末年,劉啟成渡台向其伯父劉永萬學習經商,買賣日用雜貨,並做豆腐生意。 由於為人誠實敦厚,克勤克儉,遂為九房黃氏所青睞,把女兒嫁給他。 當時大批移民湧進,向東勢地區 […]
內湖境內,有漢人開墾業戶,始於清乾隆初年;「內湖庄業戶何周沈」招佃來墾, 「十四份陂圳」為里族莊林秀俊所開築;由十四份陂和公館陂所組成;兩陂塘面積二十四甲餘, 主要集水區為五指山系的白石湖(碧山)和大邱田(大湖街底)山區,是圓覺小溪、米粉坑溪和 牛稠湖山澗溪水的匯集地。灌溉下游農地範圍,包括「新里族庄」附近的十四份(今康寧路三段一帶)、 彎仔庄(今國醫中心南側一帶)和粉寮(公館山西南側一帶),面積 […]
李春生(1838-1924) , 道光十七年(1838) 生於廈門,父親李德聲,母親林有,排行四男; 大ˊ正十三年(1924) 歿於台北大稻埕,享壽88歲。 1851年春生隨父由倫敦宣道會宣教師施敦力亞力山大(Alexander Stronach)在廈門領洗; 是從廈門移居台灣最早期信徒之一。其事蹟已有專論專書所介紹。 1895年,台灣改隸日本。同年8月8日,台北保良總局成立,劉廷玉、葉為圭分任正 […]
大龍峒一地原來是平埔族「大浪汞」(或稱巴浪汞)社的居地。十九世紀前期,來自福建省泉州同安縣 的移民人數漸多,遂在圓山與淡水河間建立起一條東西向的街道(今哈密街),稱「四十四坎」, 東起保安宮(主神保生大帝,源起同安縣),西邊的終點可能為和安宮,並運用淡水河經商,這個地區 一般就稱為「大隆同」或「大龍峒」。 大龍峒的發展並不若艋舺或大稻埕興盛,但仍然是今日臺北市發展的初起地區之一, 談及臺北市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