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陳埭 丁氏一族的科舉功名
元朝時阿拉伯望族人士賽典赤瞻思丁(Sayyidjil Shamsuddin omer,1210〜1279) 在雲南為官,被封為「咸陽王」。 其長子納速拉丁在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遷到泉州來為官,其次孫烏馬兒,歷任元朝泉州府同治、 泉州市舶司提舉等官職,此即是陳江丁姓一世祖節齋公 (諱謹,字慎思)。 丁氏家族三代單傳,到了三世祖(名丁夔,字碩德)掌家時代,為了躲避戰亂, 帶領家人( […]
潘湖 黃氏一族的科舉功名
閩書記載:潘湖環湖百余里,沿湖而居,唐宋時,弦頌相聞,科第不乏,擢第者几三十。 黄姓第一狀元黄仁穎就誕生于此村。 福建省晋江市 池店鎮潘湖村以潘氏最早開基于此湖故名之, 為池店鎮第三大村,位于泉州城南十里許剌桐大橋南段福厦公路旁,在獅山南部九十九溪北畔, 東與池店村接壤,西與仕春村相連,北與泉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南臨九十九溪。 西南則與青陽鎮的霞浯村交界。 宋、元時屬登瀛里,明、清屬三十五 […]
莊子 內篇之 齊物論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 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園吏。 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 唐玄宗天寶初(742 CE),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 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子部道家類。 齊物論第二 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 […]
莊子 內篇之 逍遙遊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 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園吏。 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 唐玄宗天寶初(742 CE),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 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子部道家類。 逍遙遊第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 […]
台灣閩南傳統式樣建築發展 (節錄)
台灣閩南傳統式樣建築發展 ( 節錄) 台灣閩南傳統式樣的發展,與十七世紀以降華人移民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 1661年(明永曆15年)春天,鄭成功率領大軍登陸鹿耳門,荷蘭守將在堅持數天之後終於獻城投降, 結束了荷蘭人在台灣之統治,府城台南之歷史邁入明鄭時期,也開啟了閩南傳統建築在台灣的發展。 鄭氏治台後將赤嵌地方改為東都,並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 1664年(明永曆18年),鄭經改東都 […]
台灣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節錄)
台灣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 節錄 ) 一、西洋歷史式樣的流傳 十九世紀中葉,全世界幾乎籠罩在西方歷史主義之潮流中。 這個時候,許多建築師開始更積極的引用過去的歷史語彙,他們不再堅持純粹的古典式樣或是哥德式樣, 而是更自由的擷取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歷史原型,再將之轉化應用到新的建築之上,歷史主義於是成為建築發展主流之一。 這股風潮,不僅於歐洲廣受歡迎,更隨著西方列強於美洲、非洲與亞洲等地的殖 […]
本地建築師(三) 修澤蘭
修澤蘭( 1925 – 2016 ),湖南沅陵人,抗戰時就讀遷至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 1949年進入台灣鐵路局服務而到台灣,擔任聯勤工程處的副工程師。1965年擔任陽明山中山樓修建設計師, 並因而獲得台灣建築成就獎,有「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之譽。 於台鐵服務期間,與同事傅積寬結縭,兩人隨後辭去公職,1956年成立「澤群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許多校園及公共建築。 1968年,夫妻二 […]
本地建築師(二) 王大閎
王大閎(1917 – ) 原籍廣東東莞,出生於北京。建築師,建築作品以國立國父紀念館最為知名。 2009年獲頒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 王大閎出生於北京,於上海與蘇州長大。父親是知名法學家王寵惠。 蘇州景海小學畢業後,先後就讀於南京金陵中學與蘇州東吳初中。 1930年,隨父親前往海牙工作,進入瑞士栗子林中學(或稱夏德乃中學、夏德美中學)就讀, 1936年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