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家族(016) 台南 吴國美家族
吳尚新(1795-1848)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清乾隆至道光時人。 吳家開臺祖為吳國美,吳尚新之父吳春貴即為其孫。 吳國美(吳家第十世)於乾隆年間,由大陸泉州遷徙來台灣。 吳國美生三子,長子吳元蒲,次子吳元光,三子吳元甫;次子吳元光奠定基業,家境漸隆。 吳元光共生八子,稱為「枋橋頭吳家八房」,其中二房乃吳尚新的父親吳春貴,係嘉義縣學生員, 於乾隆五十三年拔貢,承辦台灣、嘉義兩縣署的食 […]
吳尚新(1795-1848)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清乾隆至道光時人。 吳家開臺祖為吳國美,吳尚新之父吳春貴即為其孫。 吳國美(吳家第十世)於乾隆年間,由大陸泉州遷徙來台灣。 吳國美生三子,長子吳元蒲,次子吳元光,三子吳元甫;次子吳元光奠定基業,家境漸隆。 吳元光共生八子,稱為「枋橋頭吳家八房」,其中二房乃吳尚新的父親吳春貴,係嘉義縣學生員, 於乾隆五十三年拔貢,承辦台灣、嘉義兩縣署的食 […]
吳郡山家族世居今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147巷內,清代稱為「竹仔街」,故有「竹仔街吳」之稱。 與「枋橋頭吳」、「磚仔橋吳」並稱「府城三吳」,與當時做蔑街黃本淵、總趕宮黃拔萃、新港墘 黃氏及頂南河石鼎美等家族齊名,號稱「三吳三黃一石」。 吳郡山家族是從事土地開發或購買土地,以收租為業的士紳家族。 日治時期稱其家族成員職業為「貸地業」。其家族與土地開發關係密切,尤其是家族來臺第三代成員 吳文海、吳文漢及吳 […]
張家開台祖,是指來自福建省晉江縣鑑湖鄉的張士箱。根據張氏家譜記載,張士箱出自鑑湖書香門第, 卻因屢試不中失意之餘,帶著四個孩子方高、方深、方遠、方大,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渡海 來台尋找新契機。之後並在雲林縣一帶開始耕讀事業,而四子方大與長子方高之子源仁則北上至 新莊、樹林一帶拓墾。 張士箱,號省齋,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鑑湖鄉魁岱人。 當地人稱張氏族人為「湖中張家」,「鑑湖」遂成為張家堂號 […]
「燕樓」乃李氏宗族之堂號。燕樓,是指李氏在中國燕京東角樓中原祖里而言。 大約宋元之際時,其先祖李火德入閩越,經八代繁衍,後遷居至泉州同安,因以「燕樓」做其堂號。 燕樓李家來台開基祖李鼎成,乾隆十六年(1751)與妻子林耀娘,由福建同安縣渡海來台登陸於 今日關渡,行醫漁耕數年,生長子臣春。之後李臣春遷居北投子,生太平、長生、江中、山石四子 稱四大房。從此子孫繁衍,並逐步擴散分居到忠寮、水梘頭、林仔街 […]
林文敏(1778-1841),臺南麻豆林家的開臺祖,因經營糖業貿易而致富,成為麻豆一地的富商與 大地主,奠定家族基礎,使得麻豆林家日後可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合稱「臺灣三林」。 其子孫多有經科舉獲取功名,對於地方事務有所貢獻。 林文敏在嘉慶或道光年間於今麻豆興國路上建有林家祖厝,但在1986年時已拆毀。 林文敏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巳時,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隴邊鄉長泰里人。 年幼時,其父林國助經 […]
神岡三角仔呂家又稱筱雲呂家、是指世居於現台中神岡三角里,清末與日治時期台灣中部史上重要 文教、政治與拓殖領袖家族。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12世渡海來台以來,目前已歷經十代共計 240餘年的歷史。 大概從1771─1870年的100年間,神岡呂家歷經了呂祥省、呂蕃煥、呂世芳至呂炳南初期, 前四代當主主要的發展模式是透過拓墾,經營田產,逐漸透過參與地方祭祀神明會如嘉慶年間的 「中和季」至道光年間的 […]
根據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調查,臺北地區有三大富豪:排名第三的是艋舺的洪合益有資產20萬銀圓, 排名第二的是大稻埕的「番勢-李春生」有資產120萬圓,排名第一的就是板橋林家第四代的林維源, 有資產1億1000萬圓。 其中的洪合益即是指洪騰雲家族…… 洪騰雲(1819-1899) ,字合樂,生於嘉慶二十四年 ,卒於明治三十三年,享年 81。 6 歲時隨父玉輝(汝璽)從福建泉州渡 […]
楊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開台祖楊咸曲於乾隆年間渡台,最初落腳於寓鰲(清水古名亦稱 「牛罵頭」)的西勢庄從事開墾,至楊金波時才遷往今社口定居。 清水楊家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泉州府同安縣蔡垻後洋鄉渡台,渡台祖楊咸曲(1733~1802)、 楊咸仙兄弟在彰化縣大肚溪河口北岸的五汊港塗葛窟登陸,落腳於寓鰲頭西勢庄。 楊咸曲生有三子,長子紓崑(1770~1791)、次子舒獻(1778~1852) […]
蔡家原籍福建省 晉江縣,十三世祖蔡賢同,十四世祖蔡興連,十五世祖蔡顯榜,乾隆年間傳至十六 世祖蔡世璉(世璉公,惠如高祖) ,渡海來台,落腳在牛罵頭。 今天熟知的清水「蔡源順號」並非人名,而是蔡世璉次子蔡八來創設的商號、店名,因往來大陸 沿海 各省經營貿易,上繳清廷的賦稅超過白銀萬兩,因而受封為二品資政大夫,官章鴻元,蔡八來於四十八歲 時去世。 繼承蔡八來事業的是三子蔡時超(惠如的叔祖父)̷ […]
清康熙六十年,漳浦閩人藍鼎元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入台平定朱一貴之亂後,長子留在里港開墾, 也成為漢人拓墾屏東平原之肇始。直到現在,藍家仍為里港望族…… 日治時期,藍家的藍高川(1872-1940)更與鹿港辜顯榮(1866-1937)、高雄陳中和(1853- 1930)、霧峰林獻堂(1881-1956)、斗六吳克明(1872-1973)、板橋林熊徵(1888-1946)、 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