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家族(014) 雲林 張士箱家族
張家開台祖,是指來自福建省晉江縣鑑湖鄉的張士箱。根據張氏家譜記載,張士箱出自鑑湖書香門第, 卻因屢試不中失意之餘,帶著四個孩子方高、方深、方遠、方大,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渡海 來台尋找新契機。之後並在雲林縣一帶開始耕讀事業,而四子方大與長子方高之子源仁則北上至 新莊、樹林一帶拓墾。 張士箱,號省齋,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鑑湖鄉魁岱人。 當地人稱張氏族人為「湖中張家」,「鑑湖」遂成為張家堂號 […]
張家開台祖,是指來自福建省晉江縣鑑湖鄉的張士箱。根據張氏家譜記載,張士箱出自鑑湖書香門第, 卻因屢試不中失意之餘,帶著四個孩子方高、方深、方遠、方大,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渡海 來台尋找新契機。之後並在雲林縣一帶開始耕讀事業,而四子方大與長子方高之子源仁則北上至 新莊、樹林一帶拓墾。 張士箱,號省齋,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鑑湖鄉魁岱人。 當地人稱張氏族人為「湖中張家」,「鑑湖」遂成為張家堂號 […]
「燕樓」乃李氏宗族之堂號。燕樓,是指李氏在中國燕京東角樓中原祖里而言。 大約宋元之際時,其先祖李火德入閩越,經八代繁衍,後遷居至泉州同安,因以「燕樓」做其堂號。 燕樓李家來台開基祖李鼎成,乾隆十六年(1751)與妻子林耀娘,由福建同安縣渡海來台登陸於 今日關渡,行醫漁耕數年,生長子臣春。之後李臣春遷居北投子,生太平、長生、江中、山石四子 稱四大房。從此子孫繁衍,並逐步擴散分居到忠寮、水梘頭、林仔街 […]
林文敏(1778-1841),臺南麻豆林家的開臺祖,因經營糖業貿易而致富,成為麻豆一地的富商與 大地主,奠定家族基礎,使得麻豆林家日後可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合稱「臺灣三林」。 其子孫多有經科舉獲取功名,對於地方事務有所貢獻。 林文敏在嘉慶或道光年間於今麻豆興國路上建有林家祖厝,但在1986年時已拆毀。 林文敏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巳時,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隴邊鄉長泰里人。 年幼時,其父林國助經 […]
神岡三角仔呂家又稱筱雲呂家、是指世居於現台中神岡三角里,清末與日治時期台灣中部史上重要 文教、政治與拓殖領袖家族。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12世渡海來台以來,目前已歷經十代共計 240餘年的歷史。 大概從1771─1870年的100年間,神岡呂家歷經了呂祥省、呂蕃煥、呂世芳至呂炳南初期, 前四代當主主要的發展模式是透過拓墾,經營田產,逐漸透過參與地方祭祀神明會如嘉慶年間的 「中和季」至道光年間的 […]
根據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調查,臺北地區有三大富豪:排名第三的是艋舺的洪合益有資產20萬銀圓, 排名第二的是大稻埕的「番勢-李春生」有資產120萬圓,排名第一的就是板橋林家第四代的林維源, 有資產1億1000萬圓。 其中的洪合益即是指洪騰雲家族…… 洪騰雲(1819-1899) ,字合樂,生於嘉慶二十四年 ,卒於明治三十三年,享年 81。 6 歲時隨父玉輝(汝璽)從福建泉州渡 […]
楊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開台祖楊咸曲於乾隆年間渡台,最初落腳於寓鰲(清水古名亦稱 「牛罵頭」)的西勢庄從事開墾,至楊金波時才遷往今社口定居。 清水楊家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泉州府同安縣蔡垻後洋鄉渡台,渡台祖楊咸曲(1733~1802)、 楊咸仙兄弟在彰化縣大肚溪河口北岸的五汊港塗葛窟登陸,落腳於寓鰲頭西勢庄。 楊咸曲生有三子,長子紓崑(1770~1791)、次子舒獻(1778~1852) […]
蔡家原籍福建省 晉江縣,十三世祖蔡賢同,十四世祖蔡興連,十五世祖蔡顯榜,乾隆年間傳至十六 世祖蔡世璉(世璉公,惠如高祖) ,渡海來台,落腳在牛罵頭。 今天熟知的清水「蔡源順號」並非人名,而是蔡世璉次子蔡八來創設的商號、店名,因往來大陸 沿海 各省經營貿易,上繳清廷的賦稅超過白銀萬兩,因而受封為二品資政大夫,官章鴻元,蔡八來於四十八歲 時去世。 繼承蔡八來事業的是三子蔡時超(惠如的叔祖父)̷ […]
清康熙六十年,漳浦閩人藍鼎元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入台平定朱一貴之亂後,長子留在里港開墾, 也成為漢人拓墾屏東平原之肇始。直到現在,藍家仍為里港望族…… 日治時期,藍家的藍高川(1872-1940)更與鹿港辜顯榮(1866-1937)、高雄陳中和(1853- 1930)、霧峰林獻堂(1881-1956)、斗六吳克明(1872-1973)、板橋林熊徵(1888-1946)、 基 […]
李錫金孝子坊,位於現在新竹市青草湖段路旁,創建於光緒八年(1882),是為旌表新竹 誥封奉直大夫累贈文林郎國學生李錫金孝行而立的。 李錫金(1786-1865) ,原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字謙光,號義鐘,李禮玉之子, 生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於同治四年(1865),享年七九歲。 李錫金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事母至孝,為鄉里所傳頌。嘉慶十一年(1806)十七歲,與伯兄相偕 至竹塹營生,最初在某 […]
清代淡水廳治竹塹城內外,有兩大家族一是以進士鄭用錫為首的北郭園鄭家,俗稱外公館。 一是以富紳布政使銜候補道林占梅為首的潛園林家,俗稱內公館。兩家門當戶對,因此早在 道光年間,就已結為姻親;鄭用錫次子例貢生鄭如梁娶了林占梅胞妹林氏妙為嫡配,自此兩家 的合作,更為密切。 諸如道光二十二年英人之役,咸豐三年林恭之役、同治元年戴萬生之役,無論是籌防、募勇、 捐輸、莫不同心協力,共為淡水地方貢獻。 內公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