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方志
台灣東北角之海岸地形
台灣東北角海岸大致從基隆至頭城,東臨太平洋, 西側多山脈與河流地形。 以沉積岩為主的多變的地質景觀,是臺灣島海岸特有的自然景觀, 而且與人口綢密大臺北地區近在咫尺之間,當日可往返,堪稱便利。 東北角海岸具有絕妙動人的地質景觀,獨特的海岸自然環境, 也造就了特有的人文背景。 近數百萬年的東寧造山運動,形成了台灣東北角蜿蜒曲折的岩石海岸。 部分海岸岩石較鬆軟、容易破碎,經侵蝕、風化,常形成河流流入海灣 […]
諸羅縣志 卷一封域志
諸羅縣志 卷一封域志 邑治負山面海,內拱神州而西向;發仞於北、叢於東,而附於邑治之肩背延袤於南。 凡山之綿緲阻絕、人跡不到者,統稱內山。 其可指而名者,自福州之五虎門,山勢東入於海,導關同、白畎二山名, 在大洋中以南,漸逼雞籠港,突浮一嶼,曰雞籠嶼內有番社。 以下凡稱番社者,皆番所居,有荷蘭大故城焉在嶼之西。 穿港而東,曰大雞籠山;巍然外海之天半,是台灣郡邑之祖山也往來日本洋船皆以此山為指南。 […]
臺灣府輿圖纂要及險要總說
台郡周環皆海,為江、浙、閩、粵之外界。 內則萬山盤結,生番阻絕;外則廳縣接連,廣袤一千餘里,呂宋、日本直吭嗌制之。 形勢之雄,中原未有也。 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圖為臺灣府。 屬邑附郭曰臺灣,屏羅漢內、外門。南八十里當郡城左翼者,為鳳山;北一百里當郡城右翼者,為諸羅(即今嘉義)。 雍正元年,增彰化並淡水廳,地已極北。至五年,設澎湖廳,遠處海中。噶瑪蘭在淡水山後,設始於嘉慶十五年。 自 […]
從淡水廳志看 基隆的歷史
淡水廳志卷二 封域志 大雞籠山,距城北百五十里,極寒有雪,矗立巍然,日本人以此為指南。 稍東曰三貂山(一作山朝山),雙峰遙峙,高不可極。 又十餘里曰三貂大坪林山,亦極高大。臺山分支始此。 其北三十里分小支曰遠望嶺。由遠望嶺三十里至卯里鼻穿入海。 遠望嶺去治二百五十里,復繞而東,為噶瑪蘭界。 其由三貂三十里,西分一支,曰獅毬嶺。 由獅毬嶺向西分下者曰土地公嶺,曰大小紗帽山,曰七里墩山。 各山不甚 […]
蚶江與鹿港之間對渡貿易歷史
古泉州灣的四大支港為法石港、後渚港、洛陽港、蚶江港, 此外還有崇武、秀塗、石湖、蚶江等港口。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邊的金釵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建有六勝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標。 石湖港位於泉州灣口南岸,扼晉江咽喉,是泉州港的門戶,石獅市蚶江鎮所轄。 《臺灣開發大事記》載,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十七年(1792),先後開放臺灣的鹿港、八裏岔與蚶江對渡通商。 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