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丙 (1891-1963) 字芷英,幼名亞丙,號大山,生於淡水,曾任板橋林家林本源總事務所庶務長、 臺北州協議會議員、臺灣總督府評議員、日本貴族院議員、永昌產業代表者、華南銀行監察役、臺灣興業信託監察役、 唐榮鐵工廠顧問、臺灣青果公司顧問、許氏宗親會會長。 許丙其父許松麟,曾務農,後於淡水港做通譯,在許丙8歲時去世。 淡水公學校畢業,1907年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 […]
許丙 (1891-1963) 字芷英,幼名亞丙,號大山,生於淡水,曾任板橋林家林本源總事務所庶務長、 臺北州協議會議員、臺灣總督府評議員、日本貴族院議員、永昌產業代表者、華南銀行監察役、臺灣興業信託監察役、 唐榮鐵工廠顧問、臺灣青果公司顧問、許氏宗親會會長。 許丙其父許松麟,曾務農,後於淡水港做通譯,在許丙8歲時去世。 淡水公學校畢業,1907年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 […]
蔡氏之本出自黃帝后裔。蔡姓起源“蔡”古國名。 公元前十一世紀 ,周武王登位,分封諸侯國,封其弟姬叔度于蔡地, 建都于河南上蔡, 以蔡地為國名,并以封地及國名為姓,故為蔡氏之始祖。 爾后,蔡叔度因跟隨武庚反叛周朝,被周公放逐,改封其子蔡仲( 名胡)為 國 君。蔡國傳25侯,共22代,歷期583年。 此間,蔡國多次受 到楚國的逼迫,蔡氏部分裔孫遂遷至陳留考城(今河南開封)和濟陽( 今山東荷澤)繁衍。 […]
舉人 光緒八年(壬午)鄭孝胥榜:新竹陳濬芝(廩生。原籍安溪。五品銜)、彰化陳大猷(籍安溪)、 吳廷琪、淡水余紹賡(粵籍附生)、林啟東 (丙戌進士)、王藍石 (台南善化)、李清琦(彰化籍,晉江人)、蔡國琳 、 羅秀惠 (嘉義籍 )。 李清琦(1856-?)字壁生,號石鶴。福建晉江人。明代進步思想家李贄的族裔。 光緒八年 (1882),李清琦以 […]
舉人 光緒八年(壬午)鄭孝胥榜:新竹陳濬芝(廩生。原籍安溪。五品銜)、彰化陳大猷(籍安溪)、 吳廷琪、淡水余紹賡(粵籍附生)、林啟東 (丙戌進士) 、 王藍石 (府學,善化人)。 光緒二十年 (甲午) 伊象昴榜:歐道行( 縣學廩生)、鄭家珍 (新竹縣學廩生。原籍南安縣) 、葉仁山 (三灣人。 […]
楊慎(1488-1559) ,字用修,號升庵,別號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諡文憲,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馬家鎮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廬陵,為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 正德年間狀元,官至翰林院修撰。 楊慎自幼聰穎,十一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場文》、《過秦論》,眾人皆驚。 進京後,寫《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 第一名(狀元),賜進 […]
楊慎 (1488-1559) 號升庵,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明正德年間試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明世宗時謫戍雲南永昌(今雲南保山市),詩作遂頗多感憤。 詩之外又擅文章詞曲等,修養十分全面。楊慎一生精勤好學,著述極豐, 凡宇宙名物,經史百家,下至稗官小說,醫卜技能,草木蟲鳥,靡不究心多識,闡其理,博其趣,而訂其訛謬, 是一位求學善身並樂而不疲以至終生的士大夫。 《明史·楊慎傳》 […]
趙構 (1107~1180)即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政治上無能,成偏安之局,然精于書法 , 善真、行、草書。 《宋史•藝文志》載高宗評書一卷,亦名《翰墨志》。 高似孫《硯箋引》作《高宗翰墨志》,嶽珂《法書贊引》作《思陵翰墨志》,後人所追題也。 高宗當臥薪嚐膽之時,不能以修練戎韜,為自強之計,尚耽心筆劄,效太平治世之風,可謂舍本而營末。 然以書法而論,則所得頗深。陸游《渭南集》稱其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
陳維崧(1625-1682) 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康熙十八年(1679),五十五歲,應博學鴻詞科,官翰林院檢討。 維崧學識淵博,詩文不乏佳作,然以詞與駢文的成就為最大。尤其在詞方面,他填寫過的詞調極多,總計一千八百餘闋, 詞作數量之多,為歷代詞人之冠。 陳為陽羨派領袖,詞宗蘇辛,尤其近似稼軒,以豪壯語著稱。著有《陳迦陵詩文詞集》、《湖海樓詞集》。 陳維崧生於明天啟五年(1625)十二月初六 […]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 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 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 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 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 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