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家族(036) 神岡 大社 潘家
岸裡社之名,始見於『諸羅縣志』。為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居部落區,原名 Lahodoboo社, 該社號稱有九社,其中居今之臺中神岡鄉之岸裡及大社二村聲勢最大,故又稱岸裡大社。 台灣中部早期開發以岸裡大社較早,在臺灣開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地位。 康熙三十八年,自征服吞霄番建功 以來,該社即以勇武為世所知。 其時吞霄土官卓霧、亞生作亂,有人獻計囑北路 參將常泰雲: 「岸裡山番川林菁澗谷如飛,擒卓霧,非此不可。 […]
岸裡社之名,始見於『諸羅縣志』。為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居部落區,原名 Lahodoboo社, 該社號稱有九社,其中居今之臺中神岡鄉之岸裡及大社二村聲勢最大,故又稱岸裡大社。 台灣中部早期開發以岸裡大社較早,在臺灣開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地位。 康熙三十八年,自征服吞霄番建功 以來,該社即以勇武為世所知。 其時吞霄土官卓霧、亞生作亂,有人獻計囑北路 參將常泰雲: 「岸裡山番川林菁澗谷如飛,擒卓霧,非此不可。 […]
東勢尾黃宅祖籍福建惠安縣虎石鄉二十四都 。 乾隆四十六年,黃家先世淑公(字厚樸)由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渡台,定居東勢尾,招佃開拓, 於是家道隆起,而望重鄉里間。當其時,大安港貿易日盛,四方輻輳,為台灣中部港埠之重地。 黃氏生而富膽識,志在貨殖,遂在大安港經營棧間(郊行),與大陸沿 海各地通商, 不幾年間鴻圖大展,蔚為地方巨賈。 據說後來擔任大安庄庄長的李丁財 , 當時只是東勢尾黃家的長工而已 , 有 […]
清乾隆四年(1739),福建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粵兩省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人中港, 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的平埔族山胞之同意,雇用漢民進人後庄、四份頂、半天寮、蟠桃、山下排、 二十份、青埔仔、土牛等地,從事開墾,是為漢民拓殖頭份之始。 次年,復有廣東鎮平塘福嶺人陳世荐,率族人由沙轆社北遷,在崁頂開墾設庄。 乾隆十六年(1751),廣東嘉應州鎮平縣血緣團體林洪、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羅德達等 率裔 […]
清嘉慶年間以後,茶、樟腦 業逐步開發,鳳山溪和頭前溪中上游流域所 生產的茶葉和樟腦,集中 由新埔運往淡水及 艋舺出口,再經大湖口溝通南北交通,促成 山區城鎮的新埔發展,也成為竹塹 地區的次 核心。 清代居處優勢位置的新埔商業 蓬勃,至同治初年新埔街至少形成:蔡氏家 族經營油車、製酒的 「興隆號」,潘家百貨 業的「金和號」,以及黃家「黃元和號」、 詹家「雲錦號」、劉家「天德號」 、胡家「永 興號」、 […]
據黃氏族譜資料記載,深坑仔的黃氏屬于泉州紫云黃氏流衍安溪的后裔。 1683年,施琅平定台灣后,安溪人大舉向台灣遷徙。安溪參內鄉的黃氏族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 開始遷往台灣開墾土地、繁衍后代。黃家先落腳于台北三芝土地公埔,后移墾于深坑仔,逐漸成為 深坑地區的首富大族….. 深坑位於臺北盆地東南方的邊緣,四周山脈環繞,全境多為海拔三百至五百公尺的丘陵地, 並有景美溪流貫其中。深坑即因處在河邊, […]
根據劉家族譜的記載,大坪林劉氏始祖累公在徐州傳一百四十六世,至勝源公遷居福建。再十傳至 世棠公始移居台灣,定居於台北新店大坪林十五份,此約當乾隆十五年(1750)前後。 劉世棠公往來福建、台灣之間,竟在福建辭世,世棠媽則埋骨在新店十五份,是為劉氏遷台之第一世祖。 世棠公之子秉盛公傳金士公(利記),至第十三世寶夫公(裕記)久婚末育,乃領養長子祖堵、次子廷玉 ; 後續娶二房,始生三子祖埂、四子祖墳。 […]
闕姓起源地在山東省曲阜 ; 據《姓氏考略》對於闕氏考證:「風俗通,闕黨童子之後,一云, 傳有闕鞏之甲,或以地為氏,望出下邳。」所謂「闕黨」,指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闕里」,亦即 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所居的地方。 闕氏家族,據說便是來自與當年孔子所居的闕黨。 由此看來,封於闕黨邑的闕氏當初的得姓,顯然是「以地命氏」而姓闕。 另外,闕氏還有可能是由一個古老的複姓「闕門」氏簡化而來的。 闕氏族譜記 […]
王甲壬古厝位於大甲鎮薰風里,有大甲薰風王宅之稱,薰風取自大甲石堡的南門之名。 王甲壬曾擔任保正一職,身兼接骨師,早年常幫鄉民義診,人稱「王仔甲」,家產雄厚, 昭和時期 曾捐地蓋大甲家政女學校(今大甲高中),帶動大甲南門外的聚落發展。 王家牽連著大甲的開發史。舉如,王昆崗、王燕翼、王昭琦、王甲壬、王元吉,或其姻親高機前、 許等、許德美(店名)等,在大甲誰人不知,誰人不識。可說是大甲地一家族̷ […]
李家為大安望族,對於大安鄉的開發可說是深具影響,大安鄉誌中對於李家多有所記載。 李丁財號剛敏;生於道光24年,卒於民國15年,享年83歲。 其先世李神助,於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渡台,初居於大甲外水尾,嗣遷本鄉東勢尾, 農耕之餘,兼在大安港經營貿易,於是家道日佳,推為鄉中翹楚。 清末以還被舉為莊正、中庄總理,改隸後為下九庄庄長,旋任十八庄區長,並任南埔火船 木材公司取締役(即董事)及當地保正 […]
李明順(1791-1868),字裕後。先祖李宏道唐顯慶初葉經商於泉州大埠, 為遷閩肇基之始。 李明順生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隨父親李殷居於漳州南靖永峰里 金山堡倉後社,家貧謀生不易, 嘉慶十八年(1813) 別其父兄隨親族渡海來台。初居後壠後遷居羅東堡竹林莊,日於街頭巷口補鞋 販賣針線維生,經常赴蘭城行商,遇道旁有白骨拋路於溪野之埔,則攜鋤掩埋或納諸萬善祠, 行善數十年如一日。 李明順多年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