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曹 書法約言 (01)
宋曹,字彬臣,一字邠臣,號射陵。江蘇 鹽城人, 清初順治年間書法家。明 崇禎時官中書, 入清後,隱居不仕,工詩善書。 《書法約言》一卷。彬臣夙以能書稱,是編首為「總論」兩篇, 不作浮詞,至為扼要;次為「答問書法」一篇,發揮《筆陣圖》 及過庭《書譜》所言書法之意,設為問答以明之; 又次「論作字之始」一篇,略敘書體變遷之跡, 別無論議;最末論楷書、行書、草書三篇,切實精到,足以為法。 書法約言 總論 […]
宋曹,字彬臣,一字邠臣,號射陵。江蘇 鹽城人, 清初順治年間書法家。明 崇禎時官中書, 入清後,隱居不仕,工詩善書。 《書法約言》一卷。彬臣夙以能書稱,是編首為「總論」兩篇, 不作浮詞,至為扼要;次為「答問書法」一篇,發揮《筆陣圖》 及過庭《書譜》所言書法之意,設為問答以明之; 又次「論作字之始」一篇,略敘書體變遷之跡, 別無論議;最末論楷書、行書、草書三篇,切實精到,足以為法。 書法約言 總論 […]
錢泳(1759-1844) 原名錢鶴灘,字立群,號台仙,一號梅溪, 清代江蘇金匱(今屬無錫)人。早年客居畢沅幕僚。工篆、隸,精鐫碑版, 「作印得三橋(文彭)、亦步(吳迥)風格」,終其一生以訪碑、刻帖、 著述為樂,齊學裘《見聞隨筆》云: 「錢梅溪能詩,工書,縮本唐帖,至其分書,一味求媚, 不求古雅,名雖遠播,終不近古」。 嘉慶二年(1797年)二月完成小楷《晝錦堂記》。 晚年時用八分書寫《十三經》, […]
錢泳(1759-1844) 原名錢鶴灘,字立群,號台仙,一號梅溪, 清代江蘇金匱(今屬無錫)人。 早年客居畢沅幕僚。工篆、隸,精鐫碑版, 「作印得三橋(文彭)、亦步(吳迥)風格」,終其一生以訪碑、 刻帖、著述為樂, 齊學裘《見聞隨筆》云: 「錢梅溪能詩,工書,縮本唐帖, 至其分書,一味求媚,不求古雅,名雖遠播,終不近古」。 嘉慶二年(1797)二月完成小楷《晝錦堂記》。 晚年時用八分書寫《十三經》 […]
蔡希綜,唐代書法家。曲職(今江功丹陽)人,擅長書法。 天寶十二年(753)撰并行書《治浦橋記》,另著有《法書論》一篇,自述家世及諸家書法授受淵源,而歸本在用筆。 其兄希逸、希寂書法和中國畫的造詣都很高,亦是當時的名家。 余家歷世皆傳儒素,尤尚書法。十九代祖東漢左中郎邕,有篆籀八體之妙。 六世祖陳侍中景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記室君知,咸能楷隸,俱為時所重。 從叔父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有鄰,繼於八體之蹟。 […]
陳繹曾(生卒年不詳),字伯敷,一作伯孚,處州(今浙江麗水)人。 元朝政治人物,官至國子助敘。口吃而精敏異常,諸經注疏,多能成誦,文辭汪洋浩博,與陳旅齊名。 學識淵博,擅書法,真、草、篆、隸俱通習之,各得其法。,著有《文說》、《文筌》、《行文小譜》。 《翰林要訣》一卷,分十二章: 一執筆法,二血法,三骨法,四筋法,五肉法,六平法,七直法,八圓法,九方法,十分佈法,十一變法,十二法書。 各法中俱立 […]
筆勢論云:始臨之時,不可盡其形勢。一遍正其手,二遍少得形勢,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潤,五遍益加抽拔。 如其生澀,筆下不滑,兩行一度仍臨。惟須筆滑,不可計其遍數。 唐太宗云:吾少時觀陣,即知強弱。今臨古人書,不學其形勢,惟求其骨力。 及得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吾之所寫,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名。 張懷瓘云:為書之妙,不必應文按本,妙在應變無方,遇事從宜,決之度內者也。 虞安吉云:未得意者 […]
梁武帝觀鍾繇十二意:一曰平,(橫也。)二曰直,(縱也。)三曰均,(間也。)四曰密,(際也。) 五曰鋒,(末也。)六曰力,(骨體也。)七曰輕,(屈折也。)八曰決,(牽掣也。)九曰補,(不足也。) 十曰損,(有餘也。)十一曰巧,(布置也。)十二曰稱。(大小也。) 張長史問,顏魯公答。 平謂橫者何?謂每為一畫,皆須縱橫有象也。直謂縱者何?謂每直必縱之,不令邪曲也。 均謂間者何?謂間不容光也。密謂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