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家族(031) 新店大坪林 劉秉盛家族
根據劉家族譜的記載,大坪林劉氏始祖累公在徐州傳一百四十六世,至勝源公遷居福建。再十傳至 世棠公始移居台灣,定居於台北新店大坪林十五份,此約當乾隆十五年(1750)前後。 劉世棠公往來福建、台灣之間,竟在福建辭世,世棠媽則埋骨在新店十五份,是為劉氏遷台之第一世祖。 世棠公之子秉盛公傳金士公(利記),至第十三世寶夫公(裕記)久婚末育,乃領養長子祖堵、次子廷玉 ; 後續娶二房,始生三子祖埂、四子祖墳。 […]
根據劉家族譜的記載,大坪林劉氏始祖累公在徐州傳一百四十六世,至勝源公遷居福建。再十傳至 世棠公始移居台灣,定居於台北新店大坪林十五份,此約當乾隆十五年(1750)前後。 劉世棠公往來福建、台灣之間,竟在福建辭世,世棠媽則埋骨在新店十五份,是為劉氏遷台之第一世祖。 世棠公之子秉盛公傳金士公(利記),至第十三世寶夫公(裕記)久婚末育,乃領養長子祖堵、次子廷玉 ; 後續娶二房,始生三子祖埂、四子祖墳。 […]
闕姓起源地在山東省曲阜 ; 據《姓氏考略》對於闕氏考證:「風俗通,闕黨童子之後,一云, 傳有闕鞏之甲,或以地為氏,望出下邳。」所謂「闕黨」,指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闕里」,亦即 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所居的地方。 闕氏家族,據說便是來自與當年孔子所居的闕黨。 由此看來,封於闕黨邑的闕氏當初的得姓,顯然是「以地命氏」而姓闕。 另外,闕氏還有可能是由一個古老的複姓「闕門」氏簡化而來的。 闕氏族譜記 […]
王甲壬古厝位於大甲鎮薰風里,有大甲薰風王宅之稱,薰風取自大甲石堡的南門之名。 王甲壬曾擔任保正一職,身兼接骨師,早年常幫鄉民義診,人稱「王仔甲」,家產雄厚, 昭和時期 曾捐地蓋大甲家政女學校(今大甲高中),帶動大甲南門外的聚落發展。 王家牽連著大甲的開發史。舉如,王昆崗、王燕翼、王昭琦、王甲壬、王元吉,或其姻親高機前、 許等、許德美(店名)等,在大甲誰人不知,誰人不識。可說是大甲地一家族̷ […]
李家為大安望族,對於大安鄉的開發可說是深具影響,大安鄉誌中對於李家多有所記載。 李丁財號剛敏;生於道光24年,卒於民國15年,享年83歲。 其先世李神助,於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渡台,初居於大甲外水尾,嗣遷本鄉東勢尾, 農耕之餘,兼在大安港經營貿易,於是家道日佳,推為鄉中翹楚。 清末以還被舉為莊正、中庄總理,改隸後為下九庄庄長,旋任十八庄區長,並任南埔火船 木材公司取締役(即董事)及當地保正 […]
李明順(1791-1868),字裕後。先祖李宏道唐顯慶初葉經商於泉州大埠, 為遷閩肇基之始。 李明順生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隨父親李殷居於漳州南靖永峰里 金山堡倉後社,家貧謀生不易, 嘉慶十八年(1813) 別其父兄隨親族渡海來台。初居後壠後遷居羅東堡竹林莊,日於街頭巷口補鞋 販賣針線維生,經常赴蘭城行商,遇道旁有白骨拋路於溪野之埔,則攜鋤掩埋或納諸萬善祠, 行善數十年如一日。 李明順多年後 […]
德行施家的歷史,可追朔到清乾隆末年,其祖先施廷章(字正成)隨母親鄭氏自福建漳浦渡海來台, 最初定居於桃仔園,後於清嘉慶年間移居士林湳雅竹巷仔(德行)現址。 而渡台祖施廷章本人傳後有四大房:大房施謙恭、二房施謙光、三房施謙益、四房施謙吉, 所以今日所見之湳雅施家的根基,亦為此兩代所奠定的。 在他們所組織的「祭祀公業施正成」,乃由渡台第二代所成立,原因是為了使家族能夠更趨於團結, 是故「施謙記」從此為 […]
潘氏家族渡臺始祖潘滿興,於清乾隆初業攜眷入墾桃園八塊厝,並逐漸發展為北台灣重要家族, 潘家遷台第四代潘永清、潘盛清在當時地區拓墾、興辦教育、參與政治上均舉足輕重。 清咸豐九年(1859)十月末漳泉械鬥結束後,潘永清(曾規劃士林新街及慈諴宮)被推舉為 芝蘭街(今之士林舊街)復興重建董事; 士林潘宅即為其於清咸豐十年(1860)規劃芝蘭新街時所建。 潘家祖籍漳州,乾隆年間,潘滿興為潘家渡海來台第一人, […]
林秀俊(1699-1771),字茂春,號天成,又號成祖,乳名王。 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 死後葬於「 里族庄 搭搭 攸山之平原 ( 今粉寮地區 )」 ,享壽七十三歲。 林秀俊成年之後,在故鄉與宋氏(名蔭,諡慈惠) 結婚;並育有一子,名海廟。 康熙末年,林秀俊以弱冠之齡,胸懷大志,離鄉背井,遠渡重洋,來到淡北地區,擔任通事 和投入拓荒事業。之後,再娶平埔族擺接社潘氏(名蛤也霍,諡儉順) 為妾,生二子 […]
「慶昌行」開基祖陳克勸(1775-1861) 字泰卿;又名:福開,習稱福開舍,創設「慶昌」商行, 初以航運貿易,後轉收租為業,後代裔孫再擴增為銀行業大股東(如彰化銀行)。 嘉慶廿年(1815) 重修鹿港威靈廟,「威靈顯赫」匾下署有「鹿港八郊敬立」,此為「八郊」之始。 次年,鄭捧日撰「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碑末亦題及八郊名稱,曰:泉郊廈郊 ; 八郊之中,泉郊、廈郊又具同鄉會性質。因此其他各郊的成員 […]
陳中和(1853-1930) 。白手起家,打造糖業王國,再跨足其他領域,因而累積了龐大的財富, 成為地方上舉足輕重的人士。 陳中和的高祖父叫陳頭,曾祖父陳元在道光年間,由福建省同安縣舉家渡臺,父親陳金花, 母親陳沈氏。到高雄後不久的1853年,陳沈氏便生下陳中和。 當時,陳中和的祖父陳來和陳金花兩代,在苓雅寮以半漁半農為生,過著貧苦生活。 當時陳福謙在高雄創設順和行,為臺灣糖業開啟輝煌的一頁 […]